在十八世紀以前,游牧民族 也曾是歷史舞臺上的主要參與者。中國西征以後,最後的草原游牧帝國終結,也終結了自由來去的無邊界時代。世界史上的偉大篇章翻過新的一頁,游牧民族卻永遠喪失與定居農業社會競爭的機會。但是,中國西征的歷史從未遠去。
清帝國摧毀準噶爾,寫下征服者的故事。不只改變了世界對中央歐亞的認知,也改寫了「中國」的定義。這樣的敘事,也被日後的中華民族國家繼承。新疆、蒙古與西藏自此被視為中國領土,中國也自認各族皆統一在多民族國家之下。
《中國西征》(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哈佛大學出版社,2010年)的歷史,反映了「中國」被建構與詮釋成中國的過程。本書透過豐富多元的史料,帶領讀者穿透當代的民族國家框架,重新省思歷史上變動的「中國」定義與不同可能。清帝國征服中央歐亞後,如何掌控今天的新疆、蒙古與西藏?後代史家如何將這種控制正當化,影響後世的中國(華)民族主義?又是如何改變中國對伊斯蘭世界與蒙古的關係?當今中國政府在這些地方的治理政策,又與當年清帝國的作為有何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