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传》简介: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擒孟达,拒诸葛,平辽东,创立军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辅佐曹魏三代君主。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氏家族历经三代四位权臣屹立不倒,终革魏鼎,结束三国时代,建立西晋王朝。
本书是一部关于司马懿的学术性传记,作者在为司马懿这个三国后期核心人物立传的同时,擘绘出司马氏家族三代移运魏鼎的政治轨迹,勾勒出“三国归晋”这一宏大的历史图景。书中对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关节进行了深度研究,兼及汉晋之际的禅代政治、历史地理、职官制度、社会思想等关键要素,视野宏阔,考证详赡,评论精当,新见迭出。
《司马懿传》目录:
绪言 司马懿历史形象再思考
一、仁义道德与“卡里斯玛”的博弈
二、曹操事业的继承人
三、历史选择了司马懿
第一章 姓氏、家世、交游圈与门风
一、司马姓氏的源流与“将种”的家世
二、“由武入文”:司马家族的文化转型
三、交游圈是如何建立的
四、司马家族的门风
第二章 拒辟与“狼顾相”考辨
一、“非常之器”
二、结交著名隐士胡昭
三、拒绝曹操征辟
四、“狼顾相”考辨
五、谶语与童谣:开基之主的政治神话
第三章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一、力劝曹操平巴蜀
二、襄樊之役献良策
三、阻止移民,倡导军屯
第四章 每与大谋,辄有奇策
一、为曹丕夺嗣筹谋划策
二、曹操挟天子之难与荀彧殉汉
三、全力支持曹操代汉
第五章 汉魏禅代与东宫旧臣的输诚劝进
一、禅代与禅让的区别
二、曹丕受禅与司马懿上《劝进表》
三、假戏为何要真演
四、魏晋登基典仪比照
五、汉魏晋禅代检讨
第六章 辅政大臣是怎样炼成的
一、反对放弃襄阳与击败诸葛瑾
二、吴魏质子之争与外交博弈
三、大智若愚,深谙为臣之道
四、“内镇百姓,外供军资”
五、进入曹魏王朝的权力中心
第七章 克日擒孟达
一、司马懿“由文入武”
二、孟达叛蜀降魏
三、孟达再次反复
四、神兵天降克上庸
五、诸葛亮借刀除孟达
第八章 制定伐吴新战略
一、君臣共商征伐大计
二、灭吴当先取夏口
三、“东关”究竟在何处
四、破坏司马懿战略规划的石亭之战
五、大将军、大都督与“假黄钺”
第九章 双雄斗智的历史活剧
一、“空城计”的由来与诸葛亮前三次北伐
二、曹真、司马懿、张郃分道伐蜀
三、子丹去世,仲达挂帅
四、卤城之战
五、木门道曹魏损大将
六、渭滨大战前的准备
七、两雄对峙,坦然受巾帼
八、星落秋风五丈原
九、魏延被冤杀
十、“死诸葛走生仲达”
十一、诸葛、司马才智高下论
第十章 开府治事与转任太尉
一、汉魏时期的开府制度
二、司马懿构筑权势网络
三、谁是“鹰扬之臣”
四、宠辱不惊,智谏明帝
第十一章 军旅生涯的得意之笔:平定辽东
一、辽东地理概况
二、公孙氏称雄辽东
三、司马懿的《庙堂对》
四、奉诏归故里
五、临危制变,公孙授首
六、司马懿平辽东的历史功过
第十二章 再任辅臣:与曹爽的政治博弈
一、魏明帝的“寡人之疾”
二、刘放、孙资左右辅政班子人选
三、魏明帝忍死托孤
四、晋升为太傅
五、“督诸军南征”
六、开凿河渠,兴修水利
七、夏侯玄的《时事议》
八、击退诸葛恪
九、曹爽伐蜀
十、辅臣之争公开化
十一、诈病赚曹爽
第十三章 高平陵之变
一、政变前的精心准备
二、攻占洛阳武库与司马门
三、展开“攻心”战术
四、诬以“谋逆”,夷其三族
五、宽严相济,区别对待
六、超越人臣之礼的封赏:赐九锡与立庙
七、高平陵之变成功的必然性
八、高平陵事件的社会影响
第十四章 暮年的余威:平定淮南初叛
一、“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
二、谋立楚王
三、“君非折简之客”:司马懿智擒王凌
四、赐死曹彪,族灭王凌
五、“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司马懿的临终安排
附录一:司马师在魏晋禅代中的功业
一、执政初期的严峻考验
二、剪除异己,废主立威
三、平定淮南第二叛
四、“此景王之天下也”
附录二:魏晋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昭
一、实施一系列改制和发展经济
二、平淮南“能以德攻”
三、“一举灭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
四、平定钟会叛乱
五、实施正确的治蜀政策
六、司马昭弑君辨析
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