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的孩子们》简介:
1940年,这群德国孩子只有4岁、5岁、10岁。他们在战争中备受优待,因为他们拥有身居高位的父亲。这些孩子分别是纳粹要员希姆莱、戈林、赫斯、法郎克、鲍曼、霍斯、施佩尔、门格勒的子女。
对这些孩子来说,德国的战败是一场风暴,是与家人的分离,是优越生活的终结,也是亲身感受希 特勒主义的恐怖。当时的他们天真无辜,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后来,他们逐渐了解了那些可怕的事实。成年后,他们中有些人谴责父辈的罪行并深感愧疚,有些却无条件地怀念自己被全人类唾弃的战犯父亲。
本书回溯了这些孩子的经历,记录了他们年幼时的家庭生活与成年后的人生。1945年以前,他们是英雄的子女,之后陡然沦为刽子手的后代。他们与父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父辈的错误如何影响着后代的人生?……
这本一流的图书成功完成了这一特别艰难的主题。——法国《费加罗》杂志
歌德伦•希姆莱、艾妲•戈林……这些第三帝国高官的子女们的命运如何?塔妮娅•克拉斯尼昂斯基追溯了他们的命运。 ——法国《星期日报》
塔妮娅•克拉斯尼昂斯基并没有对这些第三帝国高官的子女们的行为做出个人评判。她记录了他们每个人的态度——明白该如何面对一段远超出自己命运的残酷历史。 ——法国《观点杂志》
《纳粹的孩子们》摘录:
艾可认为,党卫军成员必须有能力消灭任何反抗希特勒政权的分子,这算是最亲近的家属也不例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目标是消除党卫军的一切人性及感性成分,在这个原则下,任何情感表现都是懦弱的象征,道鲁道·霍斯毫无困难的解除了自己的人性面向,让自己完全服从上级命令,仿佛是个后面有人操纵的傀儡。P145 他一边当好爸爸,一边夜以继日参与系统性处决数百万人的重大任务。在好几年间,他若无其事地过着这种两面人的生活。P146 霍斯认为以毒气进行灭绝工作的最大优点是避免"血流满地"及用机关枪屠杀的恐怖景象;对"灭绝特遣队"成员而言,那种情景令人无法承受,以至于他们必须把自己灌醉才能面对工作,他们甚至因此而发疯。阿约西姆·费斯特指出,这种将杀人工作机械化的做法后来成为鲁道夫·霍斯的借口,让他拒绝承担任何责任,并排除一切罪恶感,因为他在不觉得自己参与杀人工作的情况下就完成了灭绝任务,一切不过是行政作业而已。 ……怜悯与同情是懦弱的表现,党卫军中不容许有这种东西存在。P147-148 直到最后一刻,他唯一念兹在兹的事是工作上面临的困难。……他只有一个心愿:绝不辜负这个被托付给他的使命。P149 每当灭绝作业时发生的一些悲惨意外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他就无法再承受看到妻子浑身散发幸福光彩,小孩围绕在她身边的温馨画面。P151 美国心理医生吉尔伯特问他是否认为犹太人被杀害是他们罪有应得,他这样回答:"我们没有立场思考……犹太人被公认必须对一切负责,那是我们唯一听到的说法……我们有义务保护德国。"P154 他说他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不再有人类感情。……追根究底,鲁道夫·霍斯一直秉持国家主社会主义思想,认为那是"唯一适合德国民族性"世界观,"能让整个德国民族逐渐回归到一种符合其本性的生活。" 我们想让他们受到良好教育,把一个强大的祖国留给他们……我彻底牺牲了我的个人存在,现在问题解决了,我管不着了。可是以...
《纳粹的孩子们》目录:
前言
引言
歌德伦•希姆莱:纳粹政权的“小娃娃”
艾妲•戈林:“纳粹德国尼禄皇帝的小公主”
沃尔夫•R.赫斯:活在“最后战犯”的阴影中
尼克拉斯•法郎克:渴求真相的总督之子
马丁•阿道夫•鲍曼:帅俊的“小王储”
霍斯的子女:奥斯维辛指挥官的下一代
施佩尔的子女:“恶魔工程师”的后裔
罗尔夫•门格勒:“死亡天使”之子
岂止是德国的故事?
致谢
注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