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石窟及壁畫視作當地僧團獨特修行方式的再現,目標是復原龜茲境內數處石窟寺院中僧團的生活。前兩章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對龜茲古國八處主要石窟寺院遺址進行了復原研究,特別關注其佈局和演變。他檢討了單座洞窟的相關問題,尤其重視曾受到較少關注的講堂窟、大像窟和禪定窟。他探索了洞窟組合與組合類型以及組合構成區段的模式,認為每處石窟寺院是構築龜茲國佛教有機體的一塊基石。本書認為石窟整體,包括建築、壁畫及現已不存的塑像,是僧侶們精神生活的創造,是他們特定修行實踐的有形展示。何恩之(Angela F. Howard)在第三、四章主要探尋串聯龜茲中心柱窟內所有裝飾的統一線索,她的研究重點在於特殊圖像。
本書對龜茲佛教特質的解讀不僅依靠可以獲取的考古資料,而且包括遺址中發現的文書殘卷。第四章何恩之將這些殘卷與特定的部派思想聯繫起來,以闡明龜茲國流行的佛教部派。除採用龜茲地區出土的殘卷外,作者還主要參考了梵文文獻,必要時也引用了漢譯梵文原典。
本書對龜茲佛教的研究幾乎全部基於當地資料——洞窟、壁畫、文書。然而也不忽略周鄰佛教地區的可能影響,以印度為主,中原次之,我們嘗試從龜茲作為接受者和轉化者的角度來解讀,進而指明龜茲佛教及其藝術在中亞的發展自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