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简介: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东晋门阀政治》摘录:
郗司空拜北府,王黄门诣郗门拜,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骤咏之不已。郗仓谓嘉宾曰:“公今日拜,子猷言语殊不逊,深不可容!”嘉宾曰:“此是陈寿作诸葛评,人以汝家比武侯,复何所言?
《东晋门阀政治》目录:
自序
释“王与马共天下”/1
一 西晋诸王与王国士人/1
二 司马越与王衍/6
三 司马睿与王导 门阀政治格局的形成/16
四 关于“不与刘、石通使”问题/26
论郗鉴——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37
一 小 引/37
二 郗鉴的密谋/40
(一)东晋初年的兵力状况/40
(二)流民与流民帅/43
(三)用流民帅平王敦之乱/49
三 郗鉴与王导/52
(一)郗、王家族的结合/52
(二)苏峻乱平后的江州/59
(三)郗鉴在陶、王矛盾和庾、王矛盾中的作用/62
四 郗鉴与京口经营/70
(一)三吴的战略地位/70
(二)会稽——三昊的腹心/74
(三)建康、会稽间的交通线/78
(四)京口和晋陵地区的环境与流民/84
(五)京口在政治、军事上的作用/88
(六)郗氏家族在京口的影响/92
五 余论/96
庾氏之兴和庾、王江州之争/100
一 庾氏之兴庾亮巩固门阀政治/100
二 庾亮出都以后的政治形势/107
三 庾、王江州之争/112
四 襄阳的经略/123
桓温的先世和桓温北伐问题/132
一 桓温先世的推测/132
(一)桓温先世的隐情/132
(二)桓温是桓范后裔/133
(三)桓范的郡望问题/139
(四)旁证/142
(五)小 结/145
二 桓彝事迹杂考/147
(一)中朝桓彝无令誉/147
(二)桓彝过江后跻身“八达”而又志在立功/149
(三)桓彝族单势孤/152
(四)桓氏家族不为时人所重/155
(五)小 结/157
三 永和政局与永和人物/159
四 桓温北伐与东晋政争/169
五 简文帝遗诏问题/176
陈郡谢氏与淝水之战/189
一 谢鲲、谢尚与谢安/189
二 北府兵/202
三 淝水之战前后的陈郡谢氏/208
四 淝水之战与灭吴之战的比较/219
五 北方民族关系与淝水之战性质问题/228
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244
一 小 引/244
二 “齄王”世家/245
三 孝武帝与皇权政治/251
四 主相相持与太原王氏/259
(一)主相相持的开端。太元九年至十四年(384—389)/260
(二)上下游的争夺——王忱与王恭。太元十四年至十七年(389—392)/262
(三)殷仲堪入荆与孝武帝得势。太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392—396)/265
(四)孝武帝死后王恭、殷仲堪连兵叛乱——两藩与中枢之争。太元二十一年至隆安二年(396—398)/267
(五)太原王氏的覆灭。隆安二年至三年(398—399)/270
五 小结/272
刘裕与孙恩——门阀政治的“掘墓人”/278
一 晋末的北府兵/278
二 北府将乐安高氏/287
三 道术与政治/293
四 孙恩、卢循、徐道覆的家族背景/300
五 孙恩、刘裕与次等士族/307
后 论/315
一 旧族门户和新出门户/315
二 东晋侨姓门阀士族的主要来源/320
三 门阀政治——皇权政治的变态/324
四 门阀政治和流民/331
五 门阀士族的经济基础/333
六 门阀士族的文化面貌/338
七 门阀政治的暂时性和过渡性/343
改版题记/34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