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忙中,远方的朋友发来问候,几个字的短信囊括了许多的关心和情谊。感动和惭愧交织中纠结了一会,又接到中学同学来电,说盼我回去小聚。枯燥的表格霎时变成五线谱让心情明亮起来,今天什么日子啊?放下手机,心里暖暖的。
喜欢用手机,不只为方便联络或看书、发说说,而是喜欢透过指尖传递各种讯息。朋友圈的东西,只是有感而发,面对的是一群人,感受一般。所以我还是喜欢和朋友发短信。女儿说我“你太out”,但我自有乐趣。有时朋友出行,突然发个照片或几句感慨过来,我能跟着激动半天,因为这是对我才有的一种朋友间的默契和想念。抑或突然传来的一句古诗或是对方自娱的歪诗,我也会喜不自胜,有时还跟着附上几句。心情很坏的时候,如果正好收到一条搞笑短信或一句“最近好吗”的问候,你说此时的你,还能任坏心情自虐吗?这种如品尝心灵鸡汤的享受,朋友圈是很少有的。
微信开通后,一直吸引不了我,后看到那句话:微信,就是只能微微信。心里很感触,慢慢的也开始抵触微信上疯转的东东。且不说内容,首先标题就越来越反感,都是最······什么,或转疯了,或不转后悔一辈子,或值得收藏一辈子······总之,一看题目都挺唬人,打开却不过如此。于是,我开始只关注朋友的自拍或感言,喜欢那种有意或无意间留下的记录,喜欢它因此而传递出的友情和淡淡的温暖。但时间一长,也觉乏味,开始怀念几年前博客圈那种不聊天,只谈文的交流方式。那会没有触屏手机,也没手机,更没微信、易信。打开电脑,心情好进博客,和博友分享文章,相互点评、互勉。心情不好或太好,则会挂上找个好友臭贫一阵,当然不是对每个好友都能这样,而只是心意相通有默契的真正的朋友。那时候,只要头像亮着,一般都能说上话,不像现在,手机24小时在线,但真要对上话,也许是明天的事了。
坐在屏幕的两端,通过键盘敲出串串文字,喜怒哀乐尽显眼底,心情随其忧乐沉浮。那是以前。现在,不管上班、聚会还是开会、坐车、就医或排队付款等等,只要一停下,人手一手机,也许忙着进朋友圈分享、点赞;也或许正专注的忙于小说、游戏;或无聊中东拉西扯的聊着天。身边的亲人、朋友不知不觉的忽略了,淡了,却一味的用手划着、感叹着世道变了,人情淡了,殊不知都是手机手指惹的祸!
走在路上,躺在床上,或是蹲在WC,相信许多人都会被手机的嘀嘀声或震动掌控,总是第一时间打开屏幕观看,喜怒哀乐立形于色。我们的生活因为指尖的运动偏离了正轨,也因为指尖的运动带来许多的乐趣,但再多的乐趣,只是自私的独乐乐。因为辛苦养育我们长大的父母被无情冷落了;需要给予无限关心的孩子渐渐不再什么事都说给你听了;与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只限于点赞了!所以,是不是偶尔的把手机放下,让指尖休息片刻会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