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少功
假如说七十年代的北京像个大政府,八十年代的香港像个大百货公司,那么巴黎无论什么时候都像个大博物馆。数以万计的人杰才俊进入这个世界艺术之都,成天胡思乱想争奇斗艳不让巴黎安宁。数以千计的博物馆和画廊也藏龙卧虎,足令外来游客看累、看蠢以及看疯——据说有位诗人就是在凡·高自画像面前发作神经病的。
从名扬四海的卢浮宫、凡尔赛宫到默默无闻的某个小酒吧,经法国人艺术眼光几个世纪来的精细雕琢,都勃勃辐射出美的热能,烤灼观赏后的感叹。法国人很在乎自己与别人活得不一样。哪怕在一个小酒吧里,一堵没有粉刷的土墙,两个粗粮的啤酒桶,几把代替壁灯罩的草扇,也总要被处置得别出心裁不同凡俗,使你深深欣悦于法国人的创造性,感受到一个民族的艺术富有和艺术挥霍,乃至一种艺术无微不至和无处不在以后的压迫,几乎透不过气来。
法国人玩生活。富有富玩,穷有穷玩。有一个破旧的电话机商店,橱窗里是用老式电话机和旧电线旧零件拼成的图案,也别有趣味。另一个商店专营石头,主人把各种色彩和各种形状的石头取来稍作加工,也就成了抽象艺术,成了或悲寂或幽默或热烈的精魂,可为主人卖得银钱。
最无用的地铁废票也被他们玩着。像中国一些民间艺人编织草虫草鸟,常有法国人在地铁站收集废票,随手编成飞禽或人脸什么的,编好了,插在什么地方就走了。你没法找到这些不求报酬的匿名艺术家。
法国政府力图充当艺术爱好者。与很多西方国家不一样,法国设有文化部,而且是内阁第一大部,地位在国防部、外交部之前。尽管移民压力沉重,管理当局仍然十分风雅地特许外籍艺术家滞留法国,优惠提供长期签证,比其他西方国家要慷慨得多。又建造外籍艺术家大楼,免费或低费供一些疯男女吃住,夸示其大庇天下寒士之雄心。巴黎的公共厕所收费,公园和某些博物馆倒是免费,显然需要政府狠狠心拿出钱来补贴。
卢浮宫的古典艺术肥厚得几乎腻人,任何游客都没法将其完全消化。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抗德,法国人把卢浮宫的珍贵展品全搬上火车,依托铁路与敌人躲迷藏,一直到战争结束才驶回巴黎。所有展品的包装搬运都是由法国男女义务干的。更重要的是,经战争劫难,护卫展品的不少人死了,而展品一件未损一件不少,也未被谁塞一点到腰包里去。这真是一个奇迹。
还有一种说法:当时法国人就是为了保护巴黎的建筑艺术免遭轰炸,向德国侵略者不设防地敞开了城门,不惜俯首称臣。艺术与气节在轰炸机下不可两全的时刻,法国人能做怎样的选择呢?
很多法国人没有选择气节。问题是,如果因艺术而放弃气节,那么这种艺术是否比一片抗击强暴的废墟更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