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高一散文
“舍得”拆字而论,一舍一得,要如何才能由“舍”而“得”呢?古人曾言:“欲取之,必先予之。”如此,“得”之前提便为“舍”。但要怎样做到舍其精要,得之精华呢?
犹记《天龙八部》中有一珍珑棋局,也曾知晓金庸于棋局有过以下一段评述:“这个珍珑变幻百端,因人而施。爱财者因贪失误,易怒者由愤坏事。段誉之败,在于爱心太重,不肯弃子;慕容复之失,由于执著权势,勇于弃子,却说什么也不肯失势。段延庆平生第一恨事,乃是残废之后,不得不抛开本门正宗武功,改习旁门左道的邪术,一到全神贯注之时,外魔入侵,进而心神荡漾,难以自抑。”
依金庸先生之言论可明,珍珑棋局的精要不在于棋局繁复难解,险象环生,而在于是否领悟舍得之心。既不能如段誉不舍“情爱”,也不能像慕容复般不舍“权势”。若要得,则必先舍之,不能执念太重。
由珍珑局泛开来论,人生不过匆匆数十载,但却虚度光阴,在那里追名逐利,被欲念支配得心神不宁。人有太多欲念,而无欲才能无求。其实人生苦短,又何必苦苦执著,不如放宽心胸,立于云端,看人生百态,品红尘纷扰,不再执著于一线之间。
若说布局者是为了扬名天下,或是高处不胜寒,来出此无解之局,盼遇一知己,又或是为了追求围棋之道的峰,不如说布局者是在考察解局者的心性。我敢断言,一个万分看中自我的人定不能解开棋局。然则布珍珑棋局之人也定是着相了,于棋局执念太深,终不能挣脱自我束缚,舍弃过分的自我之心,无法窥探棋道之境界,乃至珍珑成无解之局。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棋局是棋局,但又非棋局,是天下形势之缩略。
“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这一句谚语,耳熟能详。如今看来,才明其深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因为他明白什么该舍,什么不该舍。因为他知道他得到的远远胜过他付出的’。成大事者必须要果断决择。“一将功成万骨枯。”天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烽烟战火?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为天道轮回。而有将帅之才者,必投身战场,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因为他明白他所做的能为百姓谋福,告别战乱之苦。只有天下安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舍一命,得天下太平,死何惧哉!一命又有何足惜!
昔日武帝刘彻下《最己诏》赢得了民心齐向,朝局安稳。坦白承认自己过错本来很平常,但于上位者来说,却不仅关乎个人颜面,还有他所代表的众人。而刘彻无疑是明智的,舍个人颜面得民心。又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舍个人荣辱,得复国之机。
若赋“舍”以付出之意,“得”以收获之意,那么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但付出又何需一定要有回报呢?不如放宽心怀,舍之是命,得之是幸,成败转眼成空,勿须执著。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又何为舍,何为得呢?
迦叶拈花微笑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魔与佛,恶与善,虽是千差万别,两种极端,却也不过一念之间。舍之与得之亦不过悬于一线罢了。只在于你是否能够忘我,不再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