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梦想中国:《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的文章,曾经让我着实地梦游了一番。我就像一个虔诚的记录者,将美梦一点点移植,然后一遍遍流连忘返。2013年金秋九月的闽南之旅,原计划去最美丽的小城-长汀,因交通不便,不得不忍痛放弃,转而取道泉州,来到道教圣地清源山一探究竟。
还未走到山门,在刻着“清源山”三个字的石刻下方,花圃中五颜六色的小花正在灿然绽放。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却抵挡不住它们在朝阳的沐浴下,一簇簇的盛开、一朵朵的绽放,尽情展露着它们的笑颜。
沿坡道上行,路旁稀稀落落的商铺,很安静,默默的展现着此地与其他地方的喧哗截然不同的特色。道路两旁的参天大树,浓荫蔽日,直插云天。分立两旁的木质橱窗里,图文并茂的风光图片对清源山做了详尽的介绍。她地处福建东南部,晋江下游的东北岸,花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岩石突兀,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历史上因泉眼众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她是国家自然与文化的双遗产,气势雄勃,绚丽多姿,林幽壑奇,颇为壮观,昔有36岩洞著称,现有唐五代、宋、元大型石雕造像9尊,历代摩崖石刻600方,这些弥足珍贵的人文胜迹与秀冠东南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素有“北有武夷,南有清源”之誉,自唐宋以来,闻名遐迩。
一路仔细观赏着图片,对清源山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不知不觉中已走到牌坊式的山门前。它面阔分三间,人车分流。主立面似“画卷横展”,寓意山川美景尽在画卷之中。山门正面匾“清源山”、背面匾“闽海毓秀”。还未登山,心里已有跃跃欲试的欲望。
入得山门,满目皆是冠如伞盖的榕树,葱郁浓密,发达的根须顺着长长的枝条深深地扎根在泥土下方,一根根的枝条又长成一棵新榕树。在两棵大树之间,是一方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石刻。他们分坐在石桌两旁,形象神态栩栩如生。公元前523年,孔子跋涉千里拜访老子,回到鲁国后对其弟子说:“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个道教文化的鼻祖, 圣人问道,果然领悟高妙。
在石刻前方的一片空地上,就是雕于宋代,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又为老君岩。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独具超尘脱俗、淡泊宁静之神韵。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虽"有眼无珠",但你却似乎能看见他深邃睿智的目光,因为他已经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无可替代的老子思想、天人合一的意境,获得“老子天下第一”的美誉,谁又能与之比拟? 整座石像看上去神态浩然,和蔼可亲,堪称我国古代石雕艺术之瑰宝。
抬头仰望老君石像,会自然忆起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上善若水”,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应该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其实世间许多美好的东西亦如水:真情如水,智慧如水,文化如水,历史如水。
沿古道拾级而上,山路越来越陡,由刚开始的步履轻盈直至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走十几分钟就不得不席地坐在冰凉的台阶上,让山风轻轻拂去脸上的汗珠,稍事休息,继续前行。峰回路转间,已经登上了半山腰。这里空山寂静,绿意盎然。站在那块巨大的将军石前,眺望美丽的泉州城,只见明净的西湖,波光潋滟,人们泛舟湖上,断桥若隐若现,仿佛来到了西子湖畔,闽台缘博物馆屹立在西湖岸边,“天圆地方”的构造,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在狭长的山道两旁,兀自峭立的巨石上,历代的摩崖石刻不时出现。大量的文物古迹让你置身其间,无不被这些珍贵的人文胜迹所深深吸引。
经过振衣亭即到弥陀岩山门。进得山门,闻得弥陀瀑布,空谷传声,只见飞瀑如练,从峭壁上凌空而下,卷起千堆雪,溅落万斛珠。这里巨石峭立,古木参天,近旁的“天侣呈瑞”,是两株不同的树种紧紧地抱在一起,一棵为重阳木、一棵是榕树;树根相盘,树身相抱,树丫缠绕,如胶似漆,历经300多年,宛如一对忠贞不渝的恋人。一棵松树的下方,一块巨石上赫然刻着“无尘”二字,它与山水相伴,与青松为伍,仿佛告诫芸芸众生,要以一颗无尘的心,欣然每一个日出,用心感悟,释然每一个日落,用心聆听,抖落岁月的尘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站在舍利塔前,驻足凝望、沉思。这是一座用白色花岗岩砌成的仿木结构方形石室。室中央安放着石构莲花座卵型舍利塔,内墙正中央嵌有一幅丰子恺为大师所作的泪墨画。整座石塔与周围空间、摩崖石刻、绿色的山林浑然一体,更显得庄严、肃穆,使前来瞻仰的人们倍生怀念之情。弘一法师一生追求艺术,尤其擅长诗词、书画。他的许多精辟思想正是通过他的书法作品走进人们心中的。他的书法表达出一种简洁、静穆、无刚无美的审美感受,超脱中又含着不能超风入圣的精致。舍利塔前大师的最后遗墨“悲欣交集”正是他一生最简洁的评价和概括。大师生前多次登临清源山,对悠然端坐于草木山川的老子赞美不已,他处世格言中的“自处超然,无事澄然”与老子的“居善地,心善焉,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舍利塔旁的弘一法师石像端立在一块巨石之上,与山下的老君石像比邻而居,虽佛道两家,但相处和谐。源于对老子的尊崇,也源于心灵的某种默契,弘一法师选择清源山弥陀岩作为他的长眠之地。于是,中国两位最富盛名的哲人在清源山时时释放着诱人的思想氧气,在山野林间飘荡弥漫,让流连忘返的游人尽情地吸纳、慨叹。
清源山的美,美在清凉,美在宁静,也美在和谐。这两位哲人的石像,就是对清源山最好的注释。
在山下的橱窗里,那个波光粼粼的天湖一直印在脑海里让人念念不忘。找到去天湖的指示路牌时,忽然间有些犹豫。此时的体力已经透支到了极点,衣裤早已被汗水湿透,心脏砰砰直跳,只能大口地喘着粗气。为了不给清源山之行留下遗憾,还是抖擞精神沿着一级级陡峭的台阶,用了两个小时,欣赏着满山的绿色,终于爬到了位于顶峰谷地的天湖。
天湖大坝为双曲石拱,高30米、长140米、宽2.8米。大坝雄伟壮观,如一弘弯月,映照在碧绿的水面上,一泓静水倒映着木屋、小桥,还有美丽的黑天鹅在水面嬉戏。站在大坝的前方,眺望远方,逶迤的山峦笼罩在一层薄薄的轻雾中,朦胧中不失神秘。沿着木质的栈道,绕着天湖走了一大圈,在青山绿水间,放松地摆着各种各样的造型,镜头前留下满心的喜悦,满怀的笑声。
走下大坝,在山路一侧的平地上,一间古朴简单的木屋装点着这青绿的世界。店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来休息,爬了一个上午山路,这时早已饥肠辘辘,点几盘清淡的山菜,任清风徐来,一扫征尘。
顺着山路另一侧的木质栈道走下天湖,很快来到了千手岩。它又名观音岩,大殿供有宋代石雕释迦牟尼和千手千眼观音佛像。寺中晨钟暮鼓,香火不绝。寺旁峰石嶙峋,满山枫树,严冬时节,层林尽染。寺宇东侧,竖立一方石碑,上书“第一山”,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手迹。
经“第一山”,过“慈晖亭”就是“石中居”。整座建筑古朴典雅,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具有明、清泉州古民居建筑之特色。周围绿树翠竹、山花环绕,蝉鸣鸟吟,池中鱼儿嬉戏,在此小憩品茗,别有一番情趣。
清源山虽秀冠东南,但它的外表却那么谦逊平和。这座泉山和它山下那个因它而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一样,似乎并不想过分地张扬自己。也许,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其中的有心人,那些历史文化虔诚的朝圣者,才能发现它无与伦比的独特价值,读懂它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它就像一个品味和心气都很高的收藏家,轻易不肯展示自己价值连城的珍品。
走进清源山,你会和历史文化撞个满怀。如果说,泉州城“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那么,清源山便“满山都是文化,满山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