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半世人生的掠影,也是生活片段的叠印。这里边,自然是苦乐参差,欣涩交集,这就是生活的原质。让生活自己说话,我只做它的记录者,在此,不再是一种比喻,而只是一句陈述。
当然,毕竟做不到对生活的复制,那样也没有意义。所以,这种记录,其实是在生活之树上摘取片片叶子送给读者作人生的书签。尽管树叶还是树叶,但是由于岁月的风干和时间的脱水,还有记忆的挤压,当年的鲜艳,可能已经褪色,曾经的活泼生动,可能也近于平面。这是不可避免,也是无可回避的事实。一个真诚的摘叶人所能做的,首先就是保证摘取的是原来的树叶,而且尽量保持树叶的叶脉、纹路的清晰,以方便它们在读者想象的滋润下,能够较好地还原成生活之树的形貌。
多色调是生活的自然形态,也是本书的价值取向,“故园碎影”、“童年记忆”、“芸芸众生”、“青春苦涩”、“求学琐记”、“师林纪略”“燕园寻梦”、 “杂感杂录”这八个板块,大致沿着岁月流逝的走向逶迤展开,但因作者与对象及时代的情感体验不同而分别呈示为诸如明快、阴郁、苦涩、调侃、庄重乃至虔诚等色调。人物及事件之间,尽量做到,人物有所对比映衬,事件有所补充衔接,以便使每一次叙述,都是一个别致的存在,其意义所指,各有洞天。
本书的目的不是给自己写传,而是为不同时代的芸芸众生作点信史。如何选择史料固然是作者的权力,但是一定是史料。所以,人物性格如何及故事的性质和长短,都是生活所赐,而非人力穿凿的结果。不捕风捉影,不移花接木,不粉饰膨胀,是作者信守的写作道德。至于有的人名所以用字母代替,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但愿我所摘取的这些生活的树叶,能够成为更多人的人生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