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短篇散文

难忘的乡土风情之旅散文

难忘的乡土风情之旅散文

2014年6月1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演绎了一段洋溢乡土风情的“传奇”。尽管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但这次北陡之旅,还是让我 们亲身体验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们分享了侨乡农村的一些风土人情。除了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安详和谐的农家情韵,还有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与亲情,都给我们 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次北陡之旅,既是乡土风情之旅,又是人间亲情之旅;既是自然之旅,又是心灵之旅。

陡镇位于 广东台山市西南端,即阳江、恩平、台山三市交界处。从开平市区出发,大约80公里的车程。我们一行七人,上午11点出发,途经开平市赤坎、百合、蚬冈、金 鸡镇,恩平市那扶镇,12点半左右就到了台山市北陡镇。初次到北陡,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小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面临南海,滩涂辽阔,山青水秀, 建筑新颖,城镇规划较好,街道宽阔,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北陡是朋友阿琴的故乡。此次北陡之行,全靠永兴、阿琴夫妇的精心安排,还有她家里一 大家亲人的热情接待,我们自然就有了宾至如归之感。当天的午餐,安排在北陡镇上一家餐馆。台山盛产海鲜,其所属的北陡镇也不例外。走进餐馆,首先跃入视野 的,是那些在水中摇头摆尾、姿态各异的活生生的海鲜,包括各种海鱼、虾、蟹、蚌、蚬之类,不胜枚举,令人联想到大海的浩瀚与宽阔。它们在水池中,或在玻璃 缸中,尽管活动范围有限,而且随时都会成为顾客们的口中食,但它们还是那么的自由自在,处世不惊,淡定得让人看不出它们有任何生存方面的危机感。

午餐的菜谱,安排得比较清淡,以海鲜、蛋类和蔬菜为主,味道不错,各有特色,看似简朴,但不简单。印象最深的是,那道蚬肉紫苏冬瓜汤,清纯可口,香味十 足,喝得令人“爱不停口”。除此之外,还有炒坑螺、水煮海鱼、蒸蛋,也照样撩人胃口。尤其是那条我叫不出什么名儿的海鱼,足有四五斤重,“身价”两百多 元,可谓珍稀之物,食之清香可口,与众不同的风味,让我们大饱口福。加上几道新鲜蔬菜,称得上荤素搭配得当,色、香、味俱全,这顿午餐当然是令我们心满意 足了。

品尝美食之余,我们更感受到了阿琴家一大家人的热情,还有他们四代同堂的天伦之乐。身为人母的阿琴,有勤劳能干的父母,还有健康慈祥、 八旬高龄的爷爷奶奶。适逢父亲节,一家四代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亲情浓郁,让我们几个“外人”也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联想到了《常回家看看》那首歌所诠释和 表达的情感氛围。

午餐后的重头戏,就是去阿琴的家乡平山村体验农家乐了。平山村位于北陡镇的北部,离镇圩大约 三四公里。醒目的牌坊、笔直的村道、漂亮而大气的楼房,让我们觉得这个村庄颇有派头。据介绍,这个村里不少人都很富裕,我想,除了他们靠经济头脑创业发家 或勤劳致富外,当然也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家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阿琴家的楼房,就在平山村靠前的位置,视 野开阔,风水一流。她家姓黄,家族人丁兴旺,后辈大多在外工作,或经商创业,只有几位长辈留守家园,在青山绿野中,享受田园生活的静谧、安逸与舒适。黄府 有几栋三四层高的楼房,内外装修都十分考究,可称得上是洋楼或别墅了。尤其是后建的那栋楼房,虽然已建成十一二年了,但还显得非常干净舒爽、豪华大气。据 说这栋楼十多年前的造价就已达三十多万元,这在农村来讲,堪称出类拔萃了。

阿琴的父亲,五十多岁的样子,着装朴 素,待人热情,精明能干,二三十年前,他就是当地的“万元户”了,相当了不起。那个年代,年收入过万元,被称作“万元户”,能获此殊荣的,肯定为数不多。 在农村,除了种养,他还通过其它手艺挣钱,养家糊口,供子女读书,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充实。三个子女,完成大中专学业后,个个都有稳定的公职工作,各自有 幸福的小家庭。看到后辈们生活幸福,他自然也就称心如意了。

更令人生羡的是,阿琴还有两位健在的祖辈――年届八旬的爷爷奶奶。两位老人,看起 来都精神矍铄,不显苍老。生活方面,俩老不仅能够自理,还能做些小农活。老爷爷做了几十年乡村医生,现在还可给乡亲们看病,口碑颇佳,受人爱戴。老奶奶, 则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她耳聪目明,行动自如,面色红晕,满脸笑容,牙齿整齐,光滑的脸上几乎找不到什么明显的皱纹,堪称“不老女神”。阿琴的母亲,在江门 新会区帮她哥嫂带小孩,听说也是一个非常热情好客的长辈。可惜这次未能谋面。阿琴的几位叔辈及其子女,都在外发展,个个过得十分滋润。她有个叔叔的儿子即 她堂弟前半个月回乡摆结婚酒宴,花了三十多万元,摆了一百多桌,海内外一千多位亲朋好友前来祝贺,还请了乐队表演节目,载歌载舞的,那热闹场面,可想而知 是多么的壮观。本来,那次喜宴,阿琴也诚邀我们一道参加,可我们另有安排,未能亲临喜庆现场,甚是遗憾。

站在黄府 的楼顶或阳台上看风景,眼前是恬静而舒适的庭院,绿油油的池塘,还有绿树和其它绿色植物点缀在四周。远眺前方,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一块块平整而大小不 一的稻田,拼凑在一起,隐去田埂,宛如一汪绿色的海洋,微风吹处,稻浪起伏,送来阵阵稻香。不远处,一头耕牛,在草地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啃食青草,悠 然自在,物我两忘。“你看,牛!牛!”来自城里的孩童们发出几声清脆的呼喊声,那牛听见后,转过头来,瞪着大眼睛,一边望着我们,一边摇着尾巴,显得憨态 可掬。见状,我轻捏鼻翼,极力模仿牛的声音,“哞――哞――哞!”地朝它叫起来。那牛听到这叫声,更是自作多情起来,它驻足,侧耳,回眸,再回眸,以为有 同伴在向它发出深情的呼唤。

重新回到室内聊了一阵家常,吃了荔枝、西瓜,饮足茶水后,时值午后阳光丝毫不减火力之际,我们就准备开展一项绝对“接地气”的户外活动了。黄叔(阿琴的父亲)挑了箩筐,戴上太阳帽,而我们几人撑着遮阳伞跟在他后面,向村旁的田野走去。

窄窄的田埂,杂草丛生,泥土松软得胜似海绵,几位女士一路走着,东扭西扭,像是在扭秧歌,那动作和神情,是绝对的原生态。斯文漂亮的小陈老师还穿着高跟 鞋呢,她一袭长裙,一手举伞,一手控制平衡,特别的小心谨慎,生怕稍有闪失就会跌入稻田中。走在队伍前列的黄叔,却是轻松自如,健步如飞,跟我们几个像刚 学走路似的“驴友”相比,真是羡煞旁人。好在路程并不遥远,几分钟后我们就到达了黄叔家的菜地。

菜地里种有南瓜、冬瓜、木薯等作物,周围种了 一圈玉米。玉米叶尖尖的,像利剑;玉米秆高高的,每一株都结有几个玉米棒,像一排排挺立的卫士怀揣枪弹在保卫着隐藏在瓜叶下的瓜果。南瓜大都结在地上,而 那些绿油油、满身细刺的长圆形冬瓜则是吊在低矮的瓜架上,极像一个个顽皮而可爱的孩子在做着“引体向上”的动作。有的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就“落地生根” 了。如果主人不及时发现并捡回家去,这瓜就会在地里慢慢腐烂掉。

黄叔那双非常利索的手,几分钟就采摘了一小堆又一小堆的冬瓜、南瓜和玉米。我 们几位“驴友”也不甘示弱,手到之处,玉米棒被“咔嚓咔嚓“地摘离枝干,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可笑的是,手脚粗笨的郑大小姐,摘玉米时竟把几株玉米秆也给 折断了,差点没连根带泥拔起,那才更加会笑掉别人的大牙。她那动作,就像当年日本鬼子侵华时进村大扫荡一样“野蛮”。

采摘过程中,个个热得汗流浃背,如蒸桑拿,满脸红光,却依然乐此不疲。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些玉米和瓜类弄回黄叔家门前的庭院。将这些胜利果实,集中放在一块,已是满满的一大堆了,估计总共有两百来斤重。当然,在这整个人力采摘和搬运的过程中,黄叔绝对是主力。

话说,这些新采摘回来的玉米、瓜果和蔬菜,都是绿色环保食品,没有农药污染,也没有其它催生剂、添加剂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吃起来自然放心。这是从菜 市场买回来的同类食品无法相比的。黄叔说,这些瓜果、蔬菜,是专门种来供自家人食用的,吃不完就免费送给亲戚朋友,而不会载去市场卖。换句话讲,黄叔不把 这类种植当作经济收入的来源。

还有一个令我非常感动的细节是,黄叔在种植和管理这些农作物的过程中,是用“捉虫”的办法代替用农药杀虫。可想 而知,手工捉虫,是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而实际上,更包含了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心在其中。为了让亲人及朋友吃上绿色环保的瓜果蔬菜,他暗自付出了无数的汗 水和心血,可见这种爱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黄叔家的菜地里,我们还发现有一块暂未成熟的木薯。据说,这是黄叔特地为其女儿阿琴种的。阿琴 说,她喜欢吃木薯,希望她父亲种一些。黄叔得知后,就特地为她种了一块地的木薯。而阿琴知道她的家婆(开平人)比她更爱吃木薯,甚至爱到可把它当饭吃,爱 到百吃不厌。如此看来,这块木薯地,至少满足了这婆媳俩的心愿,甚至满足了两家人的心愿。其中,有浓浓的父爱,也有媳妇对家婆的孝心。这两种真挚的情感凝 聚在一块,就成了一种令人感动、令人心生温暖的东西。这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所以弥足珍贵。

据阿琴说,之前她本来有机会出国发展,其他长辈、 亲戚都支持她出国,但唯独她父亲不情愿,他希望阿琴留在国内,主要原因是他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去到那么遥远的异国他乡。那样,双方见个面都不容易。这不,现 在阿琴留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回家探望父母等长辈是常事。很多时候,父母亲一个电话打来,说家里什么什么农产品成熟了,该采摘或收获了,或者有什么喜事要分 享了,她就随时可以同家人驾车回到家乡,同亲人小聚一两天,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或者其它喜事,正如我们此次北陡之行一样。这种相聚,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倍 感温馨的场面呢?

关于这次北陡之旅,本来我们还有一个活动计划――去浪琴湾冲浪。浪琴湾是北陡的一个著名景点,以 其非常独特的海景闻名遐迩。浪琴湾距离我们到达的北陡平山村已不远了,约二三十分钟车程。据说浪琴湾有一段约十公里长的海岸线,那里除了多个沙白滩平水 清的海湾外,更有鬼斧神工的石头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但我们到了北陡后,有消息传来,因为刚好那天是星期天,又是父亲节,所以当天去浪琴湾的游客特别多, 路途塞车很严重,加上当天晚上我们要赶回开平准备第二天上班,所以我们就决定暂时取消了去浪琴湾的活动计划,留待下一次再去落实。

黄叔家还有一个果园,种了荔枝、黄皮、树菠萝等果树,原本大家也想去看一看,玩一玩,但考虑到现时已没有什么果,加上天气非常闷热,所以我们也决定不去了。他们说,最遗憾的是,由于气候等原因,黄叔家果园里的树菠萝今年几乎没果,而往年却是果实累累,蔚为壮观。

时间来到下午四五点钟,此时回开平还稍微早了一点。不知谁提议,将新采摘回来的玉米煮一部分来尝尝先,这样也可减轻回程中我们小车尾箱的负担。这主意一 出,大家都非常赞同。大伙分头行动,掰皮,清洗,备柴,加盐,生火,八旬老奶奶亲力亲为,带头行动,小陈老师也不顾灶火的高温,协助老奶奶把有关工序打理 得井井有条。

大概两杯茶的工夫,玉米熟了,出锅上桌,香味四溢,沁人心脾。确实,柴火煮出来的东西,味道就是不一样。大家兴致勃勃地一起分享,一时大饱口福。

接下来,阿琴带我们参观了她家两栋楼房的各个楼层及房间。我们发现基本上每个房间都装有空调,而且相当一部分房间是闲置的,有点像旅馆。阿琴说,下次我 们再来北陡玩的时候,可在她家住宿。白天游其它景点,晚上回来过夜。既经济,又温馨。你看,这是多好的计划!这算是我们找到台山北陡“旅游根据地”了,又 是一大收获!

我们在楼上参观的时候,发现黄叔邻居家的楼顶天台上砌了一个水池,面积约四五平方米,水深约五十公 分,水池里养了一些动物,远看像鱼,细看才知道是龟,共有几十只。那些家伙只露出个头在水面,不知它们是在偷听我们说话,还是特地探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 抑或是在观看天空中的云彩呢,总之是非常惹人喜爱。

最心动的还是小陈老师,她说:“我好想抓一只龟回去,放在办公室里养起来。”此话一出口, 黄叔就说,他家门口的池塘里也养了龟,可以帮小陈老师捞一只上来。于是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一端插上椭圆形的小鱼网,去到池塘边捞起龟来。你别看那些小家 伙缩头缩脑的,但你要捉住它们,或捞起它们,这可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池塘里的水较深,而且水面浮有一层绿色的青苔,这刚好成了它们的“保护 伞”。鱼网还没靠近它们,就不知道它们躲藏到哪儿去了。待水面稍微平静下来之后,它们又在另一处钻出头来,好像在冲着捕捞者说:“来啊!有本事你就来捞 啊,看你能把我们怎么样?”果然不错,只见永兴捞了很久,还是捞不上半只“龟儿”或“龟孙子”。

黄叔接过竹竿和鱼网,试了几次,也拿那些小家 伙毫无办法,只好“望龟兴叹”。因时间关系,暂时来个“缓兵之计”,说下次看哪天池塘水浅一些再捞,捞到后打电话通知小陈老师来拿,或者送到她学校去。小 陈老师的工作单位是台山北陡中学,也就在北陡镇上。当然,小陈老师也是开平人,平时周末双休日回开平,还抽出部分时间上门辅导周婧、建宁两位小朋友弹古 筝。这次来北陡玩,其实她也是顺便搭我们的车回单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十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傍晚6点 半,虽然夏季的暮色未浓,但我们也该启程回开平了。此时我们的小车旁放满了多种农家产品,除了南瓜、冬瓜和玉米外,还有荔枝、薯叶等。待分类打包装上小 车,发现车尾箱已是挤得满满当当了。这些都是热情的黄叔诚心诚意送给我们的。内心深处,很多感激的话,我不知从何说起。

依依不舍地告别老爷 爷、老奶奶和黄叔等长辈后,我们先把小陈老师送回北陡中学,然后就驾车掉头回开平了。考虑到永兴是北陡人女婿,他来北陡的次数较多,路况很熟悉,所以整个 回程的路上,我都把驾驶位留给永兴,而我坐在后排可以偷偷懒闭目养神了。谁料周婧、建宁两个小朋友一路上精神十足,毫无困意。两个小家伙还在车上一路轮流 讲故事。看来,她俩的时间过得更充实。不知不觉,我们的车就跑了60多公里,已到了开平赤坎镇。

在赤坎古镇风情街的一个繁华路段,我们找了一家特色美食店,吃了顿便捷而美味的晚餐。再经过十多分钟车程,就回到了开平市区的家。

快乐而充实的一天就要过去了,而脑海中总是频频浮现很多难忘的经历细节。

时间匆匆,岁月悠悠,世事纷杂,而大脑的“内存”迟早会不够用,但文字可以记录我们的足迹,也可帮助我们重温记忆,所以特此用文字记下这次北陡之旅的一些见闻和感想,聊作纪念。

admin3473

Recent Posts

白露春分

✨《新婚之夜》《有人跳舞》《晚…

3月 ago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在…

3月 ago

自白录

刘晓庆文集”包括两本书:一本书…

3月 ago

乌镇一日游日记

乌镇一日游日记(通用21篇) …

3月 ago

做家务日记100字

做家务日记100字(通用15篇…

3月 ago

海边旅游日记

海边旅游日记(通用25篇)  …

3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