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八,何以称腊?“腊者,接也”(《隋书.礼仪志》)寓新旧交替之意;“腊者,猎也”(《礼传》),“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应劭《风俗通》);“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又是释家“成道节”,又称“成道会”、“法宝节”。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腊月初八原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人喝腊八粥,肇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最早是僧人所为――腊月初八,各大寺院都要用米、豆、枣、栗、莲子等果子杂拌煮成粥,分食众僧。民间亦相沿成俗。
昔有寺院和尚,不论老和尚小和尚,只要粥桶抬上用膳房,众僧一哄而上,谓之“抢粥”。终日课坐,肚里饿得慌,口里诵经念佛,心里盼着那份果腹的素餐,只奈“僧多粥少”,岂有不争先恐后之理。
当年寺院抢粥,有个故事:
小和尚见了粥桶赶快抢着赶上去,装了满满一碗,老和尚却不抢,他只盛了半碗。寺庙吃粥有规矩“立法”:只有吃光碗里的,才能再盛桶里的。那粥可是刚出锅,再烫不过了,众僧一边吹凉,一边吃热粥,小和尚满碗烫粥一下凉不了,没有老和尚半碗凉得快,小和尚心急火燎才吃了几口,老和尚不紧不慢已经吃光了那半碗。然后,老和尚慢吞吞再盛一满碗,待到小和尚一碗吃光,桶里已无粥。如此这般,小和尚再抢,也只吃了一碗,老和尚没抢,却得了一碗半。
寺院煮粥,不仅分食众僧,还要舍粥,逢腊八施舍粥,是一个慈善行为,算是广施善心。灾荒年岁,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饥民,岂有不抢之理。
舍粥在现代已经演化成祈福仪式,而今的“施粥”,不为赈灾疗饥。“抢粥”之意不在粥,似乎是专为了抢,求的是一种“邪门乐”,只要有人群和便宜的地方,就有乐子和热闹,就搞成“抢运会”,上海话叫“轧闹忙”,就是起哄―抢。
这厢里抢粥并不稀奇,君不见,抢板蓝根、抢盐、抢水、抢票、抢房、抢道路、抢墓地……礼仪之邦,竟然以抢为先,市场经济,无序则乱,这厢里无序抢粥,玩的是心跳?说起来别不好意思,看看新闻,就会发现哄抢这事全世界哪儿都有,有的比咱们大中国还厉害,可以说是一种“扎堆起哄”的国际现象,与国别无关,与人心浮躁相连。人心浮躁,就是易冲动、易变化、易急躁,可能是人的一种不负责任、自由放任的本性。再有理性有道德修养的人,当他裹进这种不负责任的“众僧”群体中时,都会被抢风传染,也会参与到哄抢者行列,尽性放纵这种“本性”,世事若浑河,这人心呐!岂止是在腊八!
面对哄抢,除了秩序,似乎应当立法责众?可是疏导又比立法责众要好,如何才能克服群体放纵爱破坏的天性,怎么个立法得了?也许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