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是乙未,节过清明,故国春风十里,谁家春燕啄新泥,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幕幕熟悉的记忆催起了对家乡一波波的思念。千里莺啼绿映红,坦桑这永不变化的颜色,能淡化时间的概念区域的异同,却掩盖不了游子的漂泊和对回家的渴盼。可怜春半不还家,好在,屈指算来回家的路也已经不远。
想想当初携着大包小包一路风尘略带狼狈地来到木索马,再看看今天准备回家难以抑制的身心轻快,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虽然还有接近半年的时间才能回国,但是春节假期后,熟络的坦桑同事就开始询问我们回国的日期,是否打算留任,关怀声中总透露出不舍。朝夕相处近两年了,友谊的建立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沟通,情义相通,乐于互助就是最原始最高效的交流。我的医助最是理解我的心情,知道我对祖国的眷恋,对父母妻儿的思念绝不亚于对坦桑人民的热情,但是她仍是希望我留下来,甚至突发异想建议我申请去达累斯萨拉姆继续援助工作,理由是那里条件好,可以把妻儿接过来。感谢了她的好意,不得不委婉地拒绝了挽留。与儿子视频说再过180天爸爸就回去了,儿子高兴的欢呼着却不忘又搭上一句,以后再也不离开了吧!小小的他竟然也懂得了忍得一时离别,换的终生相守。“宁惜故国一g土,莫恋他乡万两金”,虽然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克服了工作和生活的难处,然异国终归他乡,又怎能属于我。
回家的心已几乎按捺不住,要挣脱东非高原,跃马齐鲁渤海平川。再跟家里视频,母亲一改既往忍不住的眼泪,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儿漂泊万里指日待归,母亲那被揉搓了两年的心终于可以舒展了;执着于几个月就回来了,就没有什么苦值得再说了;畅想着美好的团聚,谈及眼下的援外工作,老人持重的心不忘语重心长地嘱咐工作不能心不在焉,一定要干好。母亲的叮嘱和总队的要求是一致的,工作到了最后阶段,历届援外医疗队员都会面对一个小小的考验——思想上的波动。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异乎寻常的念家思国和临近尾声的那种突来的如获重释,思想上难免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松懈,也似乎都在援外工作的情理之中了,然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的松懈都是援外工作所不允许的。稍有松懈的心在每天早上穿上印着国旗的白大褂时,总会被轻轻的触动,伴着稍微加快的心跳节律仿佛听到一种来自远方的声音—–这里还有我们未竟的援外医疗工作。声音轻柔绵绵,已经回响了46年之久,以致于虽无始初的铿锵深闳,却仍是清晰悠长。声声回响总会把我们带回临来坦桑前的日子,我们为什么会踏足万里外的这片非洲土地,带着当初决绝的离别和割舍?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的国徽时刻告诉着我们,我们是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嘱托,是带着国家的意志和使命而来的,不是一场随意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到走出国门前的铮铮誓言,不甘平凡的豪情壮志,过去这近两年的兢兢业业,渴盼回家的心竟渐渐被平抚。既然已经离别了两度春秋,又怎吝这半载坚持呢。“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圣人强调做事要善始善终,不只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做事创业,开始固然要有积极端正的态度,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最后阶段更需要丝毫不懈的坚持。成功者半九十,唯有如此谨慎方能避免功败垂成,或者至少避免留下不完美的遗憾。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慎终如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激扬的工作热情,严以克己的谨慎态度,视七百五十余天如一日呢?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给自我定位,建立正确的个人国家荣辱观,关注祖国的改革发展,深刻领悟“”治国理念,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自己就是祖国无边无际海洋里的一滴水,只有与14亿兄弟姊妹一起汹涌澎湃,才会深远浩瀚,决不能因为被簇拥到浪花尖上,因为阳光的照耀就以为自己会发光;更不要无视祖国这个强大的整体,妄称自己的尊崇。援外医疗工作非同一般的事业追求,在异国他乡我们个人的名字没有任何意义,25名医疗队员是在一起书写着共同的名字——中国;特殊的使命需要特殊的付出和坚守,只有拥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感,切身感触的荣辱感,无私忘我的责任感,才能在异国的土地上挥洒出“中国”的光彩和尊严,也唯有此才无愧于我们在国内外受到的礼遇。在没有国土的边界上,我愿做一块界碑,援外医疗队就是祖国的荣耀。
回家的路已不远,援外医疗的工作永远神圣庄严,徘徊的心再度平静如既往,站好最后一班岗,光荣相继,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