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杰出投资者》简介:
什么造就杰出
——《华人杰出投资者》前言
严建红
《华人杰出投资者》的由来
2005年在美国学习访问期间,很幸运地拜访了三十来家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些公司中有专长于固定收益的,有专长于股票的;有专长于成长风格的,也有专长于国际投资的;有强于保险资产管理的,也有综合全能的。我所见到的各公司的基金经理或组合经理大多数都有十五年以上的经验,在对每家公司访谈的最后,我都会要他们推荐一两本书让我这个新手学习,几乎毫无例外,他们的推荐都包含一本书——杰克·斯威格(Jack D. Schwager)的《股市奇才》(Stock Market Wizards),一本美国顶尖投资高手访谈录。
由于经受到这么多优秀基金经理的理念和操作的触动,加上受到《股市奇才》的震动,回国后与张志雄聊天,很自然地就谈到了能否合作编著一本华人杰出投资经理的访谈录,一来过去几年我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和台湾确实拜访过诸多我深为折服的出色华人投资者,在我看来,他们中许多人的思想高度和业绩可与诸多西方大师相提并论,相比西方人,华人的经历经验对咱们中国人应更容易产生共鸣。二来是在国内,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挑选外部经理人,这些年中走访了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基金公司,会见了超过百名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相比西方人和海外华人,他们可公开查询的业绩记录虽然并不长,但他们中间许多人已经或正在成为我所追寻的杰出投资者。
在与优秀的投资人交流并感悟之余,我觉得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越深,越能从琐碎、急躁、怀疑中走出来,更加执著、专注且明确。我将自己归入国内第二代的投资经理,希望能把自己有幸与杰出投资经理的交流心得,与有心的投资者共享,让同道者有所感悟。与张志雄的交谈进一步加强了要将这些华人投资经理的理念与策略向中国投资大众介绍、向世界传播的使命感。
张志雄也许是中国最富投资才华、最富传奇特色的投资文化人,作为此项探访计划当然的作者,他创办的《Value》月刊继续成为投资界的精神聚集地和传播机,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投资业中人人争相阅读。张志雄的投资访谈能抓住最专业的问题,采用最可读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与受访者进行仿佛面对面的倾谈。
原以为这个采访会很快,开始着手后才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结束的工作——从提出名单到联系确认,从设计问卷到电话采访到实地访谈,从上海到香港到台湾到美国。我们并不指望它成为《市场奇才》那样的投资经典,但我们确信中国投资人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需要。将卓越华人投资者的理念、观念、策略全部或部分奉献给方兴未艾、任重道远的中国投资界,赋予采访录公益的意义。
挑选投资经理人 VS 探访杰出投资人
14名受访者中,6名来自美国,4名来自中国大陆,3名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1名来自新加坡。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得到了所有我们联系的投资经理的高度认可。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早已习惯只做不说,有些对冲基金的投资经理,行规是不能对外的,但听我解释完之后,通过与律师合理的安排,采取个人的方式奉献出自己的思想。虽然绝大多数人与我之前都有很好的交情,但也有几位是委托朋友辗转介绍的,无一例外,他们一旦接受访谈,都能专业地对待与我们的每次沟通,一如其对待投资本身。应该说,除了极少数几位之外,我们采访的绝大多数目标对象最终都出现在我们的名单上。
要确定杰出华人投资经理的名单并不容易。
我以前的工作只是挑选外部基金管理人,借鉴国外早有的一套成熟体系,动点脑子,也能搞出个AMAS(优势管理公司优势行业/风格)的体系或CPP(公司、经理、组合)的模型(上述都是我和同事一起建立的挑选外部经理人的体系或模型)。这样的资历和眼界能够挑选出杰出的华人投资者吗?
况且我知道,西方数百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也不过只出现了几十名数得上的投资大师,杰出投资者需要有时间证明、业界公认;杰出投资者需要业绩卓越,自成体系;杰出投资者需要人格魅力、社会传播。
我并不妄自菲薄,我确信,按照设定的最高道德标准、最高专业水平、最高哲学与艺术魄力的要求,在我和我的同行的视野里已经出现了符合我们要求的华人投资大师,也出现了更多的我们认为极有潜力成为卓越投资者的投资经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中国经济文化在世界的崛起,这些投资者将与世界诸多投资大师一起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财富,散发智慧的哲理和人性之光芒。
杰出投资者的名单产生具有独立性,我们谢绝了任何性质的赞助。
我们访谈的这些杰出投资者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教育和经历,具有明显的个性,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从事不同专业的投资,经历过不同的挫折,但最后都取得了十多年的成功。在我们的名单中,有持续战胜市场和排名第一的耀眼恒星,有敏于事而讷于行的默默耕耘者,甚至有不容于基金和券商的独立投资者。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十多年来专注于专业的训练、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并获得了可重复的成功。
什么造就杰出
在与包括本书访谈的华人在内的海内外卓越投资人交流的过程中,我总在想,他们的个性、背景、经历、理念、策略和风格是明显不相关的,但这些又都好像都与其成功相关。我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对普通投资人包括我在内有更通用的答案,或许能找到通往杰出之路的秘密。
我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但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在去年10月末的一个早上,我例行打开CNNMoney发来的每日快讯,深深地被《什么造就卓越》(What It Takes to be Great, 作者: Geoffrey Colvin)所吸引:什么造就了泰格·伍兹的杰出?什么造就了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无数的研究发现,并非是天赋而是由于长期持续的、有目的的专注的训练和实践,造就了杰出的运动员、音乐家、投资家甚至是企业家。
在每一个领域中,大多数人一开始学习得非常快,然后就会慢下来以至于完全停止进步;但也有少数人会持续进步数年、数十年,成为卓越者。没有努力就没有成功,绝大多数大家在成功前都需要至少十年的努力,以至于被称之为“十年法则”,有些研究者认为十年并不是平均值而是最小值,在许多行业如音乐和文学领域,卓越者往往要有二三十年的努力才能达到他们的高峰。
仅有努力还不够,还必须持续刻意地专业训练,不仅是做,而且要做得更好。如果唱歌只是为了玩,你就永远成不了歌唱家。很多高尔夫球爱好者每天都在打球,但永远也达不到专业的水平。泰格·伍兹至少通过十五年的练习,才能在十八岁时获得全美业余冠军。即使现在,他每天都要进行高精度的练习,击球前有时还会先空挥一下,想象一下球的线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安德斯·爱立信(K. Anders Ericsson)教授研究发现,在同样是二十年琴龄的小提琴手中,最优一组的平均练习时间是10,000小时,次优即第二组的平均时间为7,500小时,下一组为5,000小时。在商业界,在投资界,这一规则同样适用。
对常人来讲,如此不断地要求进步、永不停步似是不堪承受之重,这也是为什么杰出者总是少之又少。人们习惯于将自己并不具有某方面的天赋当作放松的借口——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将杰出者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天赋——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理由。科学家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有一些人就是有这样的内在动力去持续地追求卓越,但他们用无数的案例证明,在大多数的领域中,如果持续追求,就能成为卓越。
我想这就是对巴菲特为什么偏爱选择四十岁以上经理人的解释,也是对我们所探访的杰出经理人平均有十五年经验的最好诠释。同样,它也正是我们在这里与投资者一道分享杰出华人投资者的投资哲学和努力的过程并共勉持续努力的原因。
《华人杰出投资者》目录:
ForeResearch资产管理 黎彦修[纽约]
套利、垃圾债券与价值投资
十年前就在转债套利上声名鹊起、并成立华人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的黎彦修,三年前却不固守自己专长但已拥挤的领域,他以价值投资法转向垃圾债券投资,大获全胜。
Oppenheimer基金 李山泉[纽约]
黄金术
十年的黄金及特殊金属股票的投资,他的基金规模增长了十五倍,而这十年中黄金上涨不到一倍。十年对一个行业的投资,使他成了黄金贵金属行业的专家,更何况曾在国务院当过研究员的他具有非凡的相人术和相企业术。
首华投顾 黄庆和[台湾]
热爱不确定性
谁说持续战胜市场和排名第一不可能?从1992年到2005年,他获得了台湾基金界多年的第一名。他喜欢不确定性的未来,并在二十年的磨难中找到了捕捉未来、评估未来、投资未来的方法。
个人投资者 张涵[深圳]
流畅地投资
曾从两家基金公司投资主管出走的张涵,做到了作为一个真正投资人的坚持。他亲自读了十年的主要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现在是越读越快,与他的投资一样流畅。
国投瑞银 陈进贤[新加坡]
绝对估值,但不可固执
凭着坚持理性估值与摒除固执心态的理解,他安然度过了金融危机;一年365天都带着佛教信徒微笑的他,作为中国第一个外籍(新加坡)投资总监和基金经理,他因地制宜,带来了绝对估值,也体现了长短结合。
SAC资产管理 江平[纽约]
太极、毛主席与全球宏观对冲
太极是他最新的运动,也是其对刚与柔的投资感悟;“毛主席说过”是他的口头禅,也是其行军打仗般的交易策略。这些都是其在全球宏观对冲存活并持续成功十余年的最好注解。
易方达基金 江作良[广州]
价值投资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判断
叶俊英为中国第二批的首家基金公司取了三个字的名字——易方达。江作良,平易近人,让人觉得老实憨厚,他不谈虚的理念,只认实的投研,方才成就投资道路的通达。
Millennium资产管理 居雄伟[纽约]
金融行为与绝对回报
在非有效的市场中,他用科学的方法赚钱。在单只股票或少数股票的层面上,投资是一门艺术,但当大规模地看成千上万只股票时,投资就是一种科学。他建立了一个系统,组织了一个团队,捕捉金融行为变化,使其模型更有力,更具容量,更能抓住不同的Alpha来源。
Citic资本管理 叶静儒[香港]
动态管理中的安静持有
叶静儒拿出每月更新的行业所处周期图,讲述她动态跟踪的理论与实践。她从1992年开始投资鸿海,且每管一个新基金都会对鸿海进行投资,至今已上涨了90倍。
Hindsight资产管理 钟民颖[香港]
后视镜的哲学
在汇丰和摩根大通当投资总监的他出来自创了公司,取名叫Hindsight(“后视镜”),提醒记住过去,看清现在和未来。他也许不是第一个发现机会的人,但肯定是那个在市场没那么离谱时就能发现并远离风险的人。
东方港湾资产管理 但斌[深圳]
只要能够看得久远,我们就永远不会倦怠
他对价值投资理解得够深、够长,执行得够味。从车间到券商到私募基金,从极端得技术波浪到彻底的长期价值投资,但斌用他的投资完成了对巴菲特的敬礼。
Avenue资本集团 姚毓林[上海]
从“Quants”到“Stock-picker”
姚毓林曾把“Quants”(数量化投资)奉为金融宗教,而“Stock-picker”(选个股的人)意味着没什么技能,只能跑公司选股票,是绝对的贬义。那么,姚毓林是如何转变的呢?
Deutsche Bank 李凯[纽约]
N个因素和一个模型
以从指数、行业、个股之外的众多维度来看股市中的机会的视角,他设计并执行基于题材和基于一个或N个因子的策略。他信奉积极管理——组合通常有1,000支以上的股票,但他同时谨慎资金周转——组合年周转率只有100%-120%。
上海证大 朱南松[上海]
材与不材之间
朱南松认为,人首先应该看准客观的历史的东西——“道”,同时保持一种学习并调整的开放状态。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一条路走到底的人,另一种就是道家所说的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的人,这种人该有用的时候有用,不该有用的时候就没用,要懂得顺势而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