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简介:
将人类过去上百个世纪的所有进步都描绘在一张图表里,只会得出一条近乎完美的平坦直线。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的出现,才使得这条平坦直线迅速上扬,开启了一场几乎不间断的前进征途。
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这本书里,威廉•罗森讲述的故事既关乎引发工业革命的那些人,又牵涉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机器,即蒸汽机。从早期笨拙而有力的机器,到能驱动风车和工厂机器转轮的成型蒸汽机,再到依靠铁路和海路运送乘客与货物的成熟的运输工具,罗森追溯了蒸汽机的完整历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紧密围绕着蒸汽动力的疯狂发明年代。
阅读本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有关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的精彩故事,还能了解那些巨匠们的思想,他们是作为发明家的托马斯•纽科门和詹姆斯•瓦特,作为科学家的罗伯特•波义耳和约瑟夫•布莱克,以及作为哲学家的约翰•洛克和亚当•斯密,等等。他们所有的真知灼见、坚毅品质和深邃思想,先是改变了一个国家,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
创新驱动发展,历史启迪未来,《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一书所展现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无论对当今的科技创新人员、创业者,还是历史爱好者、科学发明爱好者而言,都极具借鉴价值。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摘录:
他们两人交恶的原因确实不止一个。到了16世纪90年代,尽管培根通过家族与朋友的关系投靠了伊丽莎白一世的另一宠臣、权倾一时的第二代艾塞克斯伯爵罗伯特·德弗罗( Rober Devereaux),但是他的法律职业生涯并没有形么光鲜亮丽。1594年,伊丽莎自一世驳回了他想做总检察长的请求,而选择了柯克出任这一要职。让培根更难堪的是,他想退而求其次接替柯克做副检察长(Solicitor General),而柯克却选择了托马斯・弗莱明( Thomas Fleming)来担任这一职务。四年后,总是入不敷出的培根决定用与人结婚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因此他将目光抛向了英格兰最富有、当然也是最迷人的贵妇之一:伊丽莎白・哈顿夫人( Lady Elizabeth Hatton)。她美丽、诙谐、富有,第一任丈夫已经在1597年去世,所以成了培根的不二人选。对于才华横溢、英俊潇洒却囊中羞涩的培根来说,这个从小他就认识的女人实在太完美了。当年,为了追求年轻的哈顿夫人,他甚至还应征参加了艾塞克斯伯爵的军队。艾塞克斯伯爵给哈顿夫人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夸赞培根,其中一句这样写道:“我真希望您能将女儿许配给培根而不是那些拥有更高头衔的人。”“对培根来说,更倒霉的是,那时的哈顿人已经另有想法了。--作者的笔触实在太诙谐了~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目录:
序幕 “火箭号”蒸汽机车
第一章 探索“气压”之路
亚历山大里亚城的机械玩具何以未能激发出制造灵感;意大利的水银柱实验如何取得了成功;德国16匹马分别拉拽两个铜半球呈现出壮观景象;真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伟大的发明人共同体
活塞的众多用途;在一所没有学生的学院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学会;军械库内鼓舞人心的价值观念,非国教信奉者,不完备的机器设计,以及排气阀的发明。
第三章 首位真正的发明家
有关一船扑克牌的所有权的审判;南太平洋中一个充满乌托邦空想的岛屿;《反垄断法》与《政府二论》;从人们发现某物到人们拥有某物的理念转变。
第四章 威力巨大的热能量
肥沃土壤的发现;欧洲采伐森林产生的影响;水力的局限;一个苏格兰人做的冰块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英国寻找最有价值的珠宝。
第五章 手掌中的科学世界
海风给铁质望远镜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立方平方定律”的巨大影响力;锻工们的联合组织;洞察力的本质;金融泡沫的长期效应。
第六章 万事皆备于我心
《女士日记》里令人惊讶的内容;自然选择引起的发明;弗林效应;神经细胞雪崩效应;发明与创新之间的重要差别;以及在格拉斯哥绿园散步的记忆。
第七章 样样精通的人
欧洲修道院里的千差万别之情形;酿酒技术对冶铁业的技术贡献;晶体结构的几何学原理;旧熔炉的技术更新。
第八章 变化永无止境的领域
银行倒闭风波引起不可预知的后果;私人推动的国会法案;康沃尔矿区的风习;从往复运动到旋转运动的艰难转化;世界最大的磨面机。
第九章 异常出色的技术
悬赏开锁;铁具制造中木头的利用,木器制造中铁制工具的使用;细小失误的重大影响;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滑轮;以及以“大法官”之名而著称的仪器。
第十章 英国棉纺织业的威力
丝织技术的秘密,两个都叫凯伊的人,一个名为珍妮的孩童,毁坏纺织机器运动,加尔各答与兰开夏郡之间的棉花贸易大战,以及织袜工的激烈的愤恨情绪。
第十一章 国家之财富
马尔萨斯陷阱及逃脱策略;溢出效应与索洛余量;人口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不稳定关系;以及中国皇帝、荷兰银行家和法国革命者的局限。
第十二章 蒸汽机车的诞生
康沃尔的伟人,到坎伯恩山的一次旅行;力、重量与压力之间的三角关系;乔治·华盛顿的磨粉机与斯库尔基尔河的疏浚工程;从康沃尔到秘鲁的长途旅行;历史上最重要的蒸汽机车竞赛。
尾声 利益之驱动
致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