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简介: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最关切我们未来的“思想@网络.中国”丛书之一,互联网中国传媒参考书。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工厂”。但你是否想过,“信息时代”与“世界工厂”之间有何联系?本书认为,回答此问题必须了解网吧、短信、小灵通、山寨机等中低端信息传播工具,必须走进城中村、厂矿宿舍、工殇医院,以及各式各样的新媒体事件——因为那里的流动打工者,那里的老与少,正在构建方兴未艾的新工人阶级,因为他们的网络社会才是“世界工厂”的支柱和“信息时代”的基础。
关于新工人阶级的网络社会,本书经十年积累,内容分三部分。上编“网络之普及”讨论网吧与手机的技术扩散及其相关文化现象、制度问题与社会影响。中编“信息中下阶层”梳理流动人口、劳工、青少年及老年人如何在社会大转型背景下,利用网络科技,应对生存议题,进行草根创新。下编“新工人阶级之雏形”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考察新工人阶级形成的特点,包括网络条件下的控制与颠覆、文化表达及重大社会事件。
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推出英文版以来,本书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并获“简•雅各布斯城市传播图书奖”提名。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主任比尔•达顿教授如此评价:“互联网及相关信息传播技术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产生社会作用?迄今为止,此书的探讨最有洞见,且以实证为根基。”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摘录:
全球网络社会有个重要特征,就是“全球联系但地方分隔”这一悖论。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中国大城市高楼里的人们可能随时随地、毫不费力就可了解美国华尔街的股市行情、法国巴黎的潮流时装、南非开普敦的足球赛况。但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家楼下地下室里住的家政工是从哪儿来的?他们每天经过的城中村里发生了怎样有意思的事?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最低工资是多少?他们持股、每天紧盯着股价的那家大公司就在几公里外,最近那里又有几个员工自杀了?他们不但不知道这些事,而且可能不想知道、不愿知道,虽然这些社会现实离他们非常近。因为它们现在有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了,可以更容易地忽视身边发生的事,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远方世界里。因为那里有资本、有美人、有怪兽,而且好像那些都可以由他们的指尖来控制,不用走出自以为安逸,但其实非常狭隘的信息肥皂泡。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目录:
【序一】这个残酷的、充满剥削与排斥的信息时代(曼威•卡斯特)
【序二】直面新时代的工人阶级(沈原)
【序三】网络社会与信息科技不是“平”的(马杰伟)
【绪论】中国式网络社会大机器里的小小齿轮
中国与世界—网络媒体与中国社会—新工人阶级?—网络社会与网络劳工—本书结构
【上编】网络之普及
【第一章】网吧
叛逆的攀升—“升级换代”—小结:中下阶层的网络公共空间
【第二章】手机
从“大哥大”到“手机”—手机中国造—“山寨”时代—小灵通—短信—预付卡—寻呼机—小结:手机与草根社会网络的形成
【中编】信息中下阶层
【第三章】流动者
全球化时代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技术扩散与传播赋权—内部差异—跨域社会网络—小结:新世纪的流动增效器
【第四章】老与少
老人、孩子与网络—“小皇帝”与中下阶层青少年—教育改革的后果—医疗体制改革—老年人与网络新媒体—小结:作为福利的信息传播技术?
【下编】新工人阶级之雏形
【第五章】生存之地
超越户口与单位—工业区—城中村—小结:地方的回归与超越
【第六章】生死之时
新媒体与阶级形成—蓝极速:被遗弃者的愤怒—孙志刚:冰冷的收容—马加爵:另一个罗宾汉?—新事件、老问题—小结:新媒体事件的力量
【第七章】总结与反思
【附录】研究方法
青年打工者调查组—基层社区的社会空间制图—多媒体行动研究
【跋语】决定未来中国国家-社会关系走向(卡罗琳•卡地亚)
【鸣谢】最属于新工人阶级的网络文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