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策划》简介:
这是一本实用、有趣的策划小书,带你看透创意和爆款产品的底层逻辑,为你厘清【成为话题】和【成为爆款】的不同,激活你的创意元气,阅读起来轻松有趣。
在职场上你是否有“做出爆款产品的策划案”“想出促销方案”“改善业务”的迫切需求?如何让创意的高转化率和高掘金力并存?
日本企划高手高桥晋平贡献出三种策划工具,让你的策划越来越精准:
·让你随时随刻捕捉灵感的“素材笔记”
·让创意量产的“配对笔记”
·诞生爆款产品的“三角形模型”
这本治愈风实用策划指南,将为你缓解策划没灵感、没创意的困扰。手把手教你做出可执行落地的策划案,让老板和顾客都满意。
《精准策划》目录:
序言
第1章 制作用以策划的“素材手册”
01 只有“你想要”的事物需要记录
世上处处是策划
收集策划材料,做一本“素材手册”
需要记录的素材只有一种
只是“有趣”“前所未有”“新颖”并不能成为策划
02 上网搜索素材的窍门
寻找素材要关注“欲求”
收集素材的地点
用RSS阅读器搜索
在社交网络平台搜索
专栏 不要单纯记录他人的欲求,多想想自己要什么
03 现实生活中同样处处是素材
店面和包装是灵感的宝库
与他人交流也能获得大量素材
要尝试了解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领域
04 不要让脑海中的素材溜走
脑海中突然出现的“想要的事物”也能成为素材
专栏 养成写电子日志(博客)的习惯,发现自己的感受
05 保证随时随地都能查看素材手册
用智能手机上的印象笔记做素材手册
06 “一行素材”的记录方法
与3种素材类型对应的“一行”写法
只要搜索就能理解的素材类型
搜索后能快速找到信息来源的素材类型
搜索后依然无法理解,要详列要点才能回想起来的素材类型
07 随时能将素材立刻写成笔记的技巧
灵感一闪而逝太可惜
不要放过洗澡时和睡觉时的灵光一现
用便笺记下开会时想到的创意
第2章 解救创意枯竭的“配对笔记”
01 使用素材笔记,不断创造出能成为策划的创意
制作策划就是先想出大量创意
策划出满足顾客欲求的产品比销售战略理论的选择更重要
面对你的“课题”,活用素材手册
02 创意构思有三大原则,先求量多再求好
创意构思的三大原则
创意的量比质更重要
好创意是百里挑一的
要以不能用的创意为跳板
03 “主题”ד素材”的“配对笔记”能迸发耳目一新的创意
理解“配对”的基本形式
“配对”究竟是什么
“配对”的过程能够反映个性
04 “配对笔记”的记录方法
用Excel制作并保存“配对笔记”
05 来进行“配对”实践吧
谁都能做到的“配对”
以构思“新笔袋”的创意为例,手把手带你自由构思
06 不要筛选素材,保持构思的自由度
不要筛选用来与主题配对的“素材”
从能想到创意的素材开始配对
“主题”与“素材”之间需要保持距离
07 能够诞生出更多创意的“随机关键词构思”
将创意本身作为“主题”,量产出更多的创意
创意接龙:让随机词汇再次“配对”
使用随机关键词,摆脱思维惯性
08 三个过滤器,选出能够做成策划的创意
选择能够顺利延伸出具体策划内容的创意
选择自己想要的创意
询问其他人是否想要这样的产品,观察对方的反应速度
制作产品要从“想成为用户的欲求”出发
09 总结想做成产品的“好创意”
将好创意做成一览表
“好创意集”的制作方法
脑洞大开:1小时想出100个创意
专栏 如何使用社交媒体预测新上市产品的销售走势
第3章 做出爆款产品的“三角形策划模型”
01 成为爆款产品的必要条件
“构思创意”和“实现创意”之间的差距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是否会使用这款产品
02 手写是深入挖掘创意的好方法
策划产品时,用“手写”的方式进行构思
03 “三角形策划模型”:让创意变成策划的重要框架
用“三角形”搭建策划的框架
在考虑销售战略的同时让三角形保持平衡
用三角形模型分析爆款产品“乳酸菌巧克力”
04 利用三角形策划模型调整产品的预定位
选择能做成策划的创意,构建三角形策划模型
05 找出产品的最大价值=“突出卖点”吧!
产品的突出卖点是什么?
只选择一个“突出卖点”的原因
06 通过附加小卖点,增加产品的魅力
产品具有什么样的“小卖点”
妙用三角形策划模型中的内容写策划书
07 如何巧妙兼顾突出卖点和附加小卖点
以“剑玉”和“蛋糕”为例
专栏 应该在什么时候制订宣传计划?
第4章 好策划也要通过!落实执行策划时需要
保持的4种态度
01 态度1:认准自己的欲求,就能调动最大能量策划产品
有助于实现产品策划的思考方式
02 态度2:积累方案被打回的经验,也能做出爆款产品的好策划
无法使用的策划也值得收藏
无论策划的成败,复盘才是关键
03 态度3:汇报准备与策划双管齐下
让策划通过的汇报技巧
汇报时用强大的突出卖点一决胜负
04 态度4:当遭遇难以跨越的风险与恐惧时,组建团队共同分担
克服公司权衡成本的风险
组建项目团队的具体方法
结语
卷末附录 高桥晋平“素材手册”中的100个素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