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地出现,那就是“想当年”。你一定很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吧?那就别走开,听我细细道来吧!
爷爷的想当年
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家人一起坐动车去厦门旅游。这是我第一次坐动车,十分好奇。上了车,只见到处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看见这些,爷爷发出感慨:“唉,想当年……出差时可没这么好的车坐!咱那时候坐的是绿皮火车,又小又窄,又闷又热,有时甚至挤得只能爬窗户上车。车速也慢,到厦门要九个多小时。而现在只要两个多小时!”听了爷爷的话,我觉得坐绿皮火车的感觉真是难以想象啊!
妈妈的想当年
大扫除的时候,妈妈把扫地机打开。扫地机立刻“嗡嗡”地在房间里“爬”来“爬”去。不一会儿,房间就被扫干净了。妈妈高兴地说:“科技进步真快啊!想当年……我用拖把拖地,效率低不说,还累得腰痛病都发作了。这扫地机真方便!”我想:嘿嘿,以后肯定还会有更方便的科技产品呢!
外婆的想当年
外婆想念远在广东中山的二姨了,就打开手机,和她视频聊天。聊完后,外婆欣慰地对我说,现在真是太方便了,想当年……来一封信要三四天,去一封信三四天,为了说两句话来去得七八天。现在,随时随地都能视频聊天,爱聊几次聊几次,还能看到对方在哪。噢,我想,现在信息进步发展得真快啊!
我的想当年
放学了,我走出校门,看见路边停着的红色汽车里,妈妈正坐在驾驶座里朝我招手,我欢快地拉开车门,坐上车和妈妈一块回家。想当年……我上幼儿园时,妈妈用摩托车接送我上下学,一到下雨可就麻烦了。身上套件雨衣又闷又热,雨水还会从下摆滴进来。而且雨衣没法遮住脚,每次我的裤子都会被雨淋湿。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这个“下雨难题”了――我们家有了汽车,不怕风吹雨打。
不知不觉,我们的身边已经有了很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也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也经常听身边的人提起“想当年……”我相信,随着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总爱回想往事的时候,就证明这个人已经进入了老年。”不知怎的,这几年我老爱回想往事,尤其是童年发生的事情记忆尤深。这两天随手翻着日历,一看到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心里不由浸洇出一些温馨的情愫来,昨天晚上几乎一整夜都沉在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这可能也是逐渐进入老年的缘故吧。)
由于我从小被父母亲从城市送往乡里交祖母抚养,我跟祖母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这几年每逢端午节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我那慈祥可亲的老祖母。遥想当年端午节即将到来的前几天,祖母赶夜给我做各种各样的香布袋,有锁子型的,鸡心型的,莲花型的,还有娃娃扳脚,小老鼠偷油等等,然后是用五颜六色的蚕丝线,我们那里叫扎线,缠五色金钱。扎线一般是用来扎花用的,可经过奶奶的巧手把扎线缠在一枚大铜钱上,一会就变成了一枚煞是好看的五色金钱。这金钱用五色线穿做项链被奶奶挂上我的脖颈,成了第二天我向小伙伴们炫耀的珍贵物件。看着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我自然很是骄傲。把他们领家来,自然会得到祖母馈赠给她们每人一个造型不同的香布袋。
接着便是包粽子。早几天,祖母就吩咐家人到北大河的苇塘里采下一大把宽宽的苇叶,然后从地里剪回一些细而韧的长草叶子,红枣江米,泡在和面用的大瓷盆里,包粽时,便将一张张苇叶抹平,包上糯米和蜜枣或花生仁,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水里泡的草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缠那米粽。祖母的手巧的很,利利索索一会儿包一大堆粽子,我想跟着学包,可无论如何总是学不会。怕误了祖母的事,只有老实的坐在一旁,不眨眼的看着,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学会像祖母那样包粽子。那时祖母年轻,手脚灵活,总是一个人麻利把事情做完,而且老是惯着我,从不勉强我干什么,学什么。
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会儿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以及苇叶草叶的特有的甜丝丝香气。从粽子一下锅,我就像一只小馋猫,总是围着锅台转,怎么也撵不走。祖母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上一夜 ,明早才能吃哩!我犟着头说,我不瞌睡。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煮着,香味散发的越发的浓。在这浓郁的香气熏蒸下,我终于耐不住瞌睡,两眼皮开始打架。不知什么时候被祖母抱到床上。一睁眼,天却亮了。枕头边是祖母放在白瓷碗里的几只小巧的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孔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抓起来就撕开吃,那整个叫香啊!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粽子、祖母亲手包的粽子。尽管这以后我曾吃过胖等来生活广场卖的各种各样的粽子,但总吃不出来当年那粽子的味道。
吃过粽子,奶奶手里拿着一把镰刀,踮着一双缠过的小脚,要到后门外野地里去割艾草。我便急猴儿般三下五除二,穿衣穿鞋,小尾巴似地跟在祖母身后到猫狸沟去摘青杏。
端午时节,已经是仲夏季节,猫狸沟草木茂盛,沟两岸长满了毛桃和野杏树。鸟儿藏在树叶深处,高一声低一声欢快的鸣叫,甚至互相嬉戏,有时甚至猛不防随着祖母的镰头翻动还惊出一支肥肥的野兔来,嗖的一下子就窜没影踪了。不过小鸟们并不在乎惧怕我这个小小人伸手摘青杏或够毛桃,它们兀自在枝头闹腾嬉戏。猫狸沟北岸是大片的麦地,我们叫四十八亩,四十八亩的麦子或远处的麦子已经连成一片金黄。祖母说麦子料生割,谷子要长过。马上就要开镰收割麦子了,收了麦子就有好面馍吃。祖母在前边割艾草,我在贪馋的偷吃着青杏,酸的我直流哈喇子。
我出生在陶的古都DD宜兴,一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到处红花绿草,绿树成荫,正在散步的我在听爸爸讲30年前他小时候的事情。
我爷爷是宜兴人,苏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我奶奶的故乡――伊村。爸爸就出生在东北黑龙江的伊村,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每年家里养一头猪,到了过年猪长得胖胖的,才把猪杀了,只留下猪头、猪蹄和猪尾巴,其他的全部卖掉,卖回一点钱来贴补家用。每到过年是爸爸最快乐的时候,奶奶可以给他买件新衣服,还可以得到五毛压岁钱,那时,五毛钱对爸爸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爸爸就象宝贝一样珍藏着,那样,他就可以不用只听着卖糖葫芦的叫卖声,跟着小贩走好久了。还有,每到夏天一听到卖冰棍的吆喝声,爸爸总是眼巴巴地望着奶奶,一直看到奶奶拿出三分钱来,爸爸就会一个高跳起来,一溜烟的跑出去,用不了两分钟,便拿着一根冰棍美滋滋地回来了,吃着那甜甜的冰棍,爸爸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现在的冰棍花样这么多,巧克力的、香芋的、奶油的、菠萝的、苹果的……凡是能想到的,都可以买得到,可爸爸每次去批发冰棍时,总是忘不了他的“老冰棍”,吃的时候总是先使劲的先闻上一闻,找一下小时候吃“老冰棍”时的感觉。
爸爸小时候,村里只有村南村北两口井,要吃水得用扁担挑着两个水桶到很远的村北一担一担的挑,而现在,奶奶的.老家早已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了;爸爸10岁那年,爷爷带着全家迁回了宜兴芳桥,家里也有了第一个家用电器DD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听“小喇叭广播”是爸爸的最爱。爸爸12岁那年,村里买了第一台电视机,人们要看电视,得到村子里的大礼堂去,好多人只能站在电视机前,却也看得津津有味。爸爸14岁的时候,家里才有了一台16寸的黑白电视,虽然只是黑白的,可是,买回电视时爸爸的那股高兴劲并不亚于现在我们看数码液晶电视的心情。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空调、电脑都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汽车已进入许多普通人的家庭,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飞速地丰富着,改变着。
眼前新修的水泥路面宽阔、整洁、平坦。过去,家乡街道垃圾随处可见,大风一吹漫天飞舞的现象现在一去不复返了。漫步街头,你可以看见一个个可爱的“环保小卫士”――垃圾筒。勤劳的清洁工阿姨整天起早摸黑,默默无闻地打扫大街上的卫生,他们的背影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不分晴天雨天,不分春夏秋冬,给我们带来了清洁与舒适。看着这美丽整洁的街道,家乡的人们也在变,都情不自禁地捏紧废物袋丢进垃圾筒里。
是什么让我们的家乡变化如此之大呢?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家乡逐渐盛开幸福之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让我们的家乡变化如此之大呢?是改革开放,它象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致富之门,使家乡遍地盛开致富之花。
是啊,改革开放后,农村变了,人民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望着农村的变化,我感觉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听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预感到我们的祖国将会有巨大的腾飞,这就要求我们这一代更努力去奋斗!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这样的开。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会来……”当熟悉的歌谣再次回想在耳畔,心中涌动着一股酸涩。羡慕孩提时代,总是用一颗阳光般的心灵去探索世界的各个角落。赤子之心,莫过于如此了吧。刚出生的婴儿,用一颗最真挚的心灵去拥抱这个周围的世界。
我总记得小时候老师教过一首歌:“小小少年,很少烦恼。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如今,儿童节早已经远去,每年的六一到来,看着身边的妹妹弟弟拿着手中的礼物,就又仿佛回到了我曾经的童年的记忆。那些笼罩在青苔上的深深的记忆的印痕,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间。人诞生时,心中总有着无数的问号,就像孩提时代的我们,会无所顾忌地向长辈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但当我们逐渐长大,我们已经被社会的很多所浸润,变得胆怯,有时甚至像只刺猬一样把自己紧紧缩成一团。当我们说出那些让周围人都满意的回答时,我们何曾真诚地问过自己:“这真是我们所希冀渴望的吗?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曾看过美剧《成长的烦恼》,里面很多讲述的是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父母,学校等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会有共鸣。里面的孩子仿佛就是现在的我们,我们非主流,追求独立,但是我们就像一个多彩斑斓的多角形一样,早已被世俗磨平了棱角。在外表上,我们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内心的自我到底到哪里去了。我们的确是一个圆,但那是一个纯色的圆,失去了原来的五彩。心中只是一阵莫名的凉意,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真心已经潜藏有些甚至毫无遁形。我们应该感到悲哀吗?
童年啊,那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我们嘴角含泪的微笑。冰心女士在一首诗中这么赞颂童年,每每读起,就又会有一番新的感触。孩提的天真烂漫,像一朵七色花,永远传递着我们的梦想与快乐。就像故事中的珍妮一样,用七色花的花瓣做了七件好事。或许童年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最无瑕的心灵去爱身边的人,爱这个世界,继续营造我们的梦想。
生命是一条船,我愿带着美好的童心,勇敢地向前,前面无论是暴风抑或大雨,我都会以一个孩子的勇气,努力地涨满饱满的帆,无所畏惧地前进,前进!
中秋节回了趟老家,与父亲拉家常,又说起祖上。父亲说得最多的是他爷爷的爷爷,因为这位祖辈的饭量大、力气大,在村上流传的典故很多。
一提起这位祖辈,父亲浑浊的双眼就泛起亮光,虚弱的声音也有了底气,说自己饭量大可能就与这位祖辈的遗传有关。那这位祖辈饭量大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吃红薯都是整筐子装,饭量之大周围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有一次他岳母得知他第二天要到家里来,头一天就磨了五升麦子(一升五斤),等第二天这位女婿来了,全部拿出来给他烙馍,一边烙一边让他吃,等烙完了,他也把馍吃光了。岳母娘问女婿吃饱了没有,他咂巴咂巴嘴说:“迁就迁就吧。”他这么一说,岳母嚎啕大哭起来,说走了几十年的亲戚,就没让女婿吃饱过一次,真伤心。由这件事开始,我的这位祖辈就在四邻八乡落下了个“迁就”的绰号。
能吃就能干。我的这位祖辈据说有用不完的力气,当时村上谁家的牛车要是陷进泥淖或沟里了,找他帮忙准没错。他背靠着牛车的尾部,弯腰撅腚,两胳臂架在车的两端,只要大吼一声,挺身往后一扛,牛车没有不出来的。
话说当年老家的村后有一条从南阳到漯河的官道,有一年夏季雨水多,泥泞不堪,很多运送官粮的牛车都在这里陷进了泥里。官粮的押送有一定日期,当时的押运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村上有好事的就对押运官推荐了我的这位祖辈帮忙。帮忙当然有不菲的报酬,我的这位祖辈肯定舍得力气,不顾已是六十出头的人了,一连扛出了好多辆牛车。可能是用力过量了吧,据说他瞬间显出了“老水牛”的原型。
可是,自此以后,我的这位祖上的力气顿衰,再也没能力逞能显摆了。不过他还是活了八十多的高寿,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岁数。我想,要是我的这位祖辈惜力的话,可能长命百岁也是小事一桩。
我的祖上能有这样一位能吃能扛的大力士,当然是我家的骄傲。不过到我父亲这里,已是饭量尚可但力不能扛了,再到我这里时,是饭量小小力气也小小,不用说扛牛车了,连缚鸡之力也没有。但我仍像阿Q一样对别人说:想当年我的祖上……
凉风习习,天空已被乌云侵占,内心无比的寂寞与孤独,泪无息地从我脸上划过美丽的弧线,击碎了透明的梦,渗入大地,当我们从懵懂的年龄中调皮地逃逸出来时,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那刻起,便深深地理解了童年那份美好的友谊已离我而去。蓦然回首,对往日的生活竟多了几分留恋。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树下眺望。
柔和的阳光从参差的树叶中漏下来。在我们稚嫩的脸上洒下斑驳的花纹。百无聊赖的日子里,背靠背似乎多了一份安逸,把心中的故事织进童年的梦里。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田埂上仰望。
绯红的太阳,我们的影子拽得老长,向着我们向往的地方。和煦的风敲开我们的心窗,把心铺在平旷却不单调的田野上。繁琐的日子,背靠背似乎多了一份恬静,把烦恼抛向广袤的大地。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小小的阳台上遐想。
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风铃在我们的空间独奏。泡两杯清茶,望着馥郁的馨香从杯中升腾开来,淡淡的茶香弥漫在我们两人的小世界里。压抑的日子里,背靠背似乎多了一份安慰,把不快投给这淡淡的茶香,一去不复返。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在浓荫的绿树下,在广袤的田埂,在自由的空间……
无数个背靠背,构成了那段虽已成为过去式却依然怀念的美好时光。那是我俩在一起时的欢乐剪影。
我们将这份情感尘封在心灵的最深处,期望着我们的再次重逢,等到该暴露时去让它吐蕊,让阳光和风雨把我们的欢乐诠释,让笑声荡涤世间。因为彼此都明白,有两颗心一直牵在一起。友谊,这份独特的友谊,犹如镌刻在岁月中的风景画,需要我们隔着烟霭去抚摸品味,虽然苦涩,但却幸福。
与你在一起,我的心灵有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