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导语:“论骨气,”可何为骨气?大家都知道人体是由皮肤,肌肉,骨头,内脏等几部分组成,在这些部分中,最坚硬的要数骨头了,骨有破裂、粉碎的,但绝对没有弯曲的。骨头就是这样宁折不弯,因此我们把这种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骨气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穷人有骨气,常常以陶渊明自居,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他就忘了,陶渊明是有几亩薄田的,说不上大福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方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几杯小酒,想一份清闲。这可不是什么忍辱负重,而是神仙日子。
穷人的骨气,有时带着自戕的味道,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结果头破血流了不是?螳臂挡车,自取灭亡。关键是你灭亡以后,人家车还召照开,还有别的螳螂争先恐后往上爬,生怕抓不住机遇,生怕的打不上时代的快车――穷人的骨气何其可悲。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哪能够比着箍箍买鸭蛋,一成不变?你看古代的大将,枪林弹雨中横冲直撞,眼睛都不眨一眨,你不能不说他是真英雄。就算一时战败,被人生擒,押进大帐,怒目圆睁,哪有一个怕字!座上的主公就顿生爱慕之心,喝退士兵,走下来亲自为他松绑。英雄的骨头也就软了,一番审时度势,当下就弃暗投明――后来果真立下了功业。
能被压进大帐去见主公的,都有着起码的级别,骨气才有载入史册的可能。人一穷骨气也就不值钱了,你自己听起来铮铮有声,别人只当是破罐子破摔。
人活脸,树活皮,富人有脸面,穷人有骨气。很多时候,骨气是穷人的支柱,穷人在骨气中自我陶醉。
有的人凭着骨气成了英雄,有的人一身骨气却一无所有,就像同样是效忠,有的人是“忠诚”,被请进祠堂供奉,有的却只是“愚忠”,遭人嘲笑同情――穷人多半是后者。
骨气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不知需要补钙,还得补脑才行。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骨气。”这是挂在我床头的绣花图上的几句。今天,我要写这几句话,是因为它区区几字,就概括出了人生的真理,也是为了警示自己要有骨气。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人不能被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所迷惑,所收买,不能因为成了百万、千万、亿万富翁就穷奢极侈,不能被贫穷困苦冲昏了头脑,因而万念俱灰,更不能将真理屈服于严刑拷打。做事不能动粗,要以理服人。爸爸经常这样教育我,可我一点也听不进去,更不懂其中的意思。但在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后,我明白了它的的含义。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故事中的陶渊明将五斗薪俸视为粪土,淡泊名利,很有骨气,而我,成天只知道哭,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哭,把“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话搁在一旁。
我们不会忘记孙悟空、武松、诸葛亮、关羽、贾宝玉、林黛玉这些“文学形象”;我们也不会忘了雨来、鄢丁、张嘎这些时代儿童形象的’典型;我们更不会忘掉叶圣陶、严文井、颜一烟、冰心这些儿童文学作家。
今天,我读了著名的现代文学家颜一烟奶奶的《盐丁儿》一书。因为我对颜一烟奶奶的作品慕名已久,所以现在捧在手里,心情异常激动。
《盐丁儿》主要写一个满族官僚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在封建专制的重压下苦苦挣扎,战胜万般磨难,顺应时代的潮流,最终成长和转变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本书通过一个人的成长和一个封建家庭的分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反侵略、争民主、求解放的伟大精神。
我觉的我们应该向鄢丁(也就是颜一烟奶奶)学习,她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受到了很多欺凌,从自己的奶奶到后来那个豆腐嘴,刀子心后妈,到最后被家人丢弃北京,到“满洲国”去了,可她却没有怨言,而是鼓起勇气、自力更生……
以我看来她完全可以到“满洲国”投奔父亲,可她没去。为什么?因为她不像她的父亲一样墙头草――随风倒。她做人是有骨气的,如果她去,那么她就会失去人的尊严、人格。我认为她是一个强者,她热爱生活。她认为热爱生活的人必定热爱学习。无钱买书,她便到图书馆借书;有了空闲时间,她便混进大学听课。她说:“对我来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所以我更认为我们要向颜一烟奶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