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文献给河南师范大学附中初中部20xx级16班,那个夏天一起毕业的我们。
――题记
“把一个铜板投到特雷维许愿池的人,有一天会再一次回到罗马。”――张小娴。
睹物,总会恩人
穿过地下通道再次回到西校区,我找不到词语去形容此刻的感觉。清晰、熟悉,却又找不到归属。
脸旁拂过的是只属于这里的晚风,虽然有些微凉,却足以勾起回忆。
亮着灯的餐厅不似当时的人头攒动。犹记得初一那一年,吃饭就像一场战争,总是为错过几样合乎口味的菜而懊恼,总是为占不到座位而左等右等;初二那一年,因为讨厌“战争”,我们很少踏入餐厅这方让人不堪回首的“恶土”;初三,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又重回餐厅,还笑称这叫简朴,犹记得那碗热腾腾的黑米粥。
黑了灯的操场依稀可见我们当年的身影。那个挥汗如雨的夏天我们穿着迷彩服相聚在此,怎会想到今日的不舍?那个秋天别班同学在班里安静地上自习,我们却被班头儿赶到操场上“锻炼身体”,那时怎会体会到今日的情绪?那个冬天我们集体被罚在飘雪的操场上跑圈时怎会料到今日的怀念?那个春天我们相依坐在柳树下唱歌或者看小说时怎会痛惜一切终会成为过去?
树人楼的―个个窗口透射出明晃晃的灯光,很熟悉。我眯起眼睛静静去数当年只属于我们的那一方明亮,斑驳温暖,所有的景致都没有变,只是却有种失去的痛。我曾在这方明亮下努力过,也曾在这方明亮下堕落过、后悔过,在校最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在这方明亮下坚持过、改变过。现在,这方明亮下又有多少个像我一样的同学,在属于他的时间里演绎着那些同样的故事?我的那个座位上又坐着谁呢?
别梦,总是凄凉
分别时不会伤心,也许我们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分开:依稀听见语文老师淡定自若地讲述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依稀听见数学老师特有的爽朗笑声回荡在空中;依稀听见班头儿的手机铃声响起在耳边;依稀看见那些从前的时光,仿佛就如现在流行的小说手法一般,兀自穿越时空而来;转而,又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风过无痕,只是那些照片定格下来的回忆狠狠地提醒着我,那些美丽的过往真实存在过。
想起我的老师,想起我的同学。三年的初中生活是流逝过的岁月无法抹掉的,是未来的时光无法掩埋的。
此后,当我们50个人散落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时,当我们50个人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却喊着不同的口号时,当我们50个人在不同的教室为不同的集体而努力时,我想起我们50个人曾一起高呼:“初三16班,永不落后!”我们,曾一起为集体荣誉而战!
悄悄回头,正是去年这时候,我们分头走开:是有人说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更有人说过没有谁注定陪谁一辈子,可我还是偏执地相信,遇见一些人,一起哭过笑过爱过痛过,那就该记得。
细数那一件件生动的往事,那一段段我们并肩奔跑的日子,那让我俯在蒲包上双手合十虔诚祈求永垂不朽的时光。无数个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都过去了,原谅那个把我们的时光带走的夏天吧。
岁月,在温热的回忆里蒸腾着水汽。
奢望,那些故事可供百千轮回地追忆。
逆想,重回罗马时瞳孔中的绮丽。
双手合十,掷出的硬币在空中画出圆满的弧线,铿锵落地。
希冀,那时我们还并肩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