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鱼》是一节早期阅读的诗歌欣赏活动。这首诗歌篇幅较长,内容具有情节性、意境深远。在整个欣赏的活动中,孩子们比较浓厚,但是,仔细回想活动中师幼的各种问题的抛接方面,存在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比如活动中,开始我出示了小鱼的图片,提问“你为什么喜欢小鱼”结束后,可以将该图片展示在黑板上,而不是放在一边,让孩子们产生脱节的感觉。这样也使环节一和环节二的对接比较死板。 在环节二中,我先完整朗诵诗歌,孩子们倾听。针对第一遍的完整倾听我提出问题“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孩子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明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课后细想才发现自己在完整朗诵前并没有要求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所以,导致了孩子们各有所答的现象。同样,在逐幅欣赏图片并理解诗歌中的情感的过程中,我没有意识到在帮助孩子理解新词汇时,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比如理解“视线”的意思,孩子们说是“很喜欢小鱼”的意思,回答了大概三个孩子,我试着用自己理解的视线来告诉幼儿意思,效果不好。其实,我可以直接说“现在小朋友都在我视线之内,如果有一个小朋友去了寝室,那个小朋友就不在老师的视线内了。”就像诗歌中小鱼去了大海,离开了大家的“视线”,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活动中,老师还可以采用追问的’形式来提问幼儿,比如,同样在欣赏过程中,我有一个提问“你们知道惊喜”是什么意思吗?馨馨马上告诉我“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惊喜”,当时我并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又请了多个孩子来回答他们心中的“惊喜”。活动后回忆才发现,当时如果我继续追问馨馨“你的大大的惊喜是什么?”那馨馨可能会把自己有过的惊喜告诉大家,直接帮助其他孩子一起掌握新词汇“惊喜”。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发现课堂中不要总是简单的老师提问,孩子回答这么机械的问答形式,可以用更多的、灵活的、巧妙的形式抛接各种问题来吸引孩子。
活动反思《亲爱的小鱼》
本站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更正。非常感谢!联系邮箱:admin#paodo.com(#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