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讲座心得体会(通用)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讲座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讲座心得体会1

  听国学讲座,学做人做事

  10月12日,观看了国学应用大师翟鸿鼋淌诘慕沧ü獯窝埃腋芯踝约壕拖褚豢橐蛭稍锼杂行┣崞衣韵愿≡甑暮C啵奈屡罅耍辛朔萘亢椭匦模币灿辛斯ぷ鞯姆较颉=岷献约旱乃枷牒凸ぷ魇导剩抑饕奶寤崾牵禾Ы沧芷笠抵辏焱哦又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国人收获了太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物质财富,却迷失了很多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一些人,拥有亿万财富,却不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些人,为了金钱,不再秉承“言忠信、行笃敬”一样的忠诚;当面对诱惑时,很容易想起一句诗“树欲静而风不止”,却很少有人回忆这句诗的下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面对竞争时,几人能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心胸。

  泱泱大中国曾一度被“韩流”笼罩,这个韩,是指韩国。“韩流”是指韩剧、韩星、韩服等来自韩国的文化,通过韩剧,我们感受到的是小小的韩国一直延续着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它传递着温情,迷恋韩剧的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温情的魅力折服了我们要报以无限希望的年轻一代。近几年来,我们也从各种媒体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国学氛围,于丹、李叔同、易中天、马未都等教授、大师们在托钵布道。

  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鼋淌诘慕沧鞘芯值匙槲牖崛嗽弊急傅囊环莨Т蟛停萄宋颐羌附煽实纳硇摹

  人的生命很短暂,但它因爱而存在,也因为爱与被爱而有价值。人生是用来享受爱的.,不是为了积聚财富而消耗殆尽的。用“三枪拍案惊奇”这部电影的片尾曲中的一句歌词来诠释生命也许很恰当:你我都是这条路上匆匆的过客,可是留下的绝对不是寂寞。这次学习给每一位与会人员带来的精神震撼,以及我们已经根植于心的“平常心”文化,就是翟教授的几堂课里都讲到的“魂”,有了这种“魂”才能有“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魄”。我也曾在通用前总裁韦尔奇的自传里读过这样的论述: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盛不衰,关键在企业的精神(即企业文化,也即团队魂魄)。一个企业的办公楼或招牌可能随时更改,但只要员工没有散,企业一样可以延续,因为企业精神可以靠员工代代流传。让基业长青的是“精神”和“魂魄”,而企业的领导人无疑就是企业里的精神领袖,作为xx烟草的一员,我会把这种“魂魄”一直传递下去。

听讲座心得体会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云支教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支教模式。云支教讲座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教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的云支教讲座,这个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带给我许多新的思考和体会。

  云支教讲座是一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远程教育形式,通过视频直播或在线课程的形式,讲师与学员进行交流和互动。与传统的支教方式相比,云支教讲座打破了时空限制,不仅能够将优秀的教育资源传递给远隔异地的学生,也能够让讲师们在家中便能与学生进行互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效率。

  首先,云支教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力量和影响。通过云支教讲座,我有机会参与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不同地区的学生中,了解和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教育现状和需求。我明白到,教育的力量是无可估量的,它不仅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也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该珍惜教育的机会和资源,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云支教讲座让我体验到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互动形式。传统的支教模式中,教师通常是面对面传授知识和经验,而云支教讲座则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与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零距离接触。而在讲座中,讲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线上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问题,与讲师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云支教讲座也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在传统的支教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直接面对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然而,在云支教讲座中,讲师需要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引导能力,通过虚拟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讲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支教工作者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领袖和创造者。

  此外,云支教讲座还让我意识到科技与教育的完美结合。云支教讲座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教育资源传递到每个角落,弥补了地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与此同时,云支教讲座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安排进行学习。这种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乐趣。

  总之,参加云支教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力量,体验到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互动形式,学会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认识到了科技与教育的完美结合。我相信,在云支教讲座的推动下,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听讲座心得体会3

  公司企业文化执行力培训让我明白了很多学问,并使我在该问题上有了进一步的相识。

  首先来讲,我明白了执行力的重要性,缺乏执行力就是缺乏一种复命精神,而提高执行力,拥有复命精神就要知道如何去学习,简洁来说就是:1.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了肯定要用,要靠自己来变更学习观念,治疗和预防心灵的感冒,不断摄取先进的.学问和现金的观念。2.端正学习的看法,要懂得开放,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的了解对方,要知道放下,常常性的给心灵放假才能接着不断的学习,开放和放下都是为了重生,重生时实现人生的变更!3.找到学习的方法,框架式的学习也就是选择性的学习,围棋式的学习,最终围成自己的学问盘,象棋式学习,逐步推动,不断累积。

  其次,就是要把学习来的学问娴熟的去运用,有个胜利的公式:s(胜利)=n(战略)(a(状态)+b(方法))-c(缘由),经过学习我明白之前的种种都是借口,不是你没有时间,不是你没有经验去学习,而是你自己有没有想学的心态。成小功,靠个人;成大功,靠团队。

  作为一个楼层管理人员,每天要治理卖场,就是找好与客户之间的尺度敏捷的运用,了解商户们的基本状况,针对不同商户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才能加强自己的主管实力性,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此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实际面临的状况,配以不同的管理手段。信任自己会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充分体验个人价值,贯彻复命精神!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听讲座心得体会4

  20xx年10月24日下午,作为xx成员,我有幸参加了xx市教育系统第xx届“园丁论坛”活动,倾听了诸多名师课改10年来的经验与体会,感受颇深。

  活动分三大板块:名师谈课改10年来的经验与体会;与名师面对面;名师领导与观众互动。会场气氛热烈,名师与领导精彩的发言不时博得下面观众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次“园丁论坛”活动,我对十年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平等民主的课堂才真正是属于学生的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放下了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课堂才能真正从“教”堂变成“学”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才是课改后的课堂。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

  二、课改促使教师更注重科研工作;反之,科研工作也促进了课改工作。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反思的过程,又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所以,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

  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必须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要求教师、培养教师、锻炼教师,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当然,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课改的速度。

  三、深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

  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要避免形式化和绝对化。我们必须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选用时必须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因素、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扬长避短,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方式相互结合;作为一种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系统进行培养。在实践中,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庸俗化。这是必须坚持的辩证态度。惟其如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扎根、发扬光大。

  学习归来,我时时回想著名师的风采及领导精辟的讲解和点评,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课改,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作为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让我们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6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于是,我渴望能有机会与名师近距离接触,希望能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也好让自己从中受到启迪,向他们靠边近一点点。去年夏天,有幸聆听了东北三省专家型体育教师和各学科带头人的新课程教学观摩课,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同时我还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体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

  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众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2、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3、把讲解动作要领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4、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短短两天的学习,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关键。

  通过参加这次东北三省体育名师讲课活动,使我在深受启发的同时,也有新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使体育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光彩,是我们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操场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听讲座心得体会5

  尊敬的读者们,我今天很荣幸地与大家分享我参加励志讲座的体验。这次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还激励我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讲座的主讲人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励志导师,他通过多年的经验,分享了许多成功的案例,让我们了解到成功的背后所需要有的决心和毅力。他强调了“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机会,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我应该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不是轻易放弃。

  在讲座中,主讲人分享了许多他的个人经历,他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了成功的真正意义。我明白了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信心和决心。我明白了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且我必须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我也明白了成功需要坚持不懈,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承受挫折,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决心。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获得成功。感谢这次的讲座,它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和成长。

  谢谢大家!

听讲座心得体会6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就要画上句号了,犹记得在刚踏进广技师的时候,心里总是觉得这校园太小了,四年的时间要怎样才能过去呢?然而时光从来都是白驹过隙般的,突然间凤凰花开的时节就到了,毕业季也即将紧随而来。回想起这四年青涩的校园生活,有太多的精彩,也有太多的平凡,其中排着轰轰烈烈的长龙去听学校讲座的画面就是这些平凡中永远也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人们都说:“大学阶段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的思考和选择能力以及独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对于这些道理,在踏进青青校园之前我总是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然而四年之后,我彻底地相信了这个说法。大学的生活真的是可以塑造人的精神,影响我们的一生。记得初进校园时,对生活以及学习都是那么的陌生,对于大学生活期间的各种压力和干扰总是那么的无助,然而就在我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惑的时候,学校的一场及时雨解决笼罩在我们身上的乌云,他们邀请各种各样的专家学者,组织开展一系列关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有指导性思想的讲座。虽然当初去聆听讲座的出发点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盖章的任务,但是既然人去了,总会有那么一点收获,在那些教授学者声情并茂的讲说下,我们的思绪也不知不觉跟着他们的思维走了,听着他们讲关于生活、情感、人际交往、未来等等的一些话题,也情不自禁的思考起自己的人生。或许中国文化的精髓之处就是可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也或许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好多次偶然的机会,都是能让我在听完之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大学生活中的指导性讲座能够改变我的价值观,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一帆风顺,那么学校组织的一系列讲座中的学术性讲座就是能够丰富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加全面,人生更加丰实的营养。听完了这些教授学者关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演讲之后,我们这些还处在象牙塔中的学子也逐渐萌发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想法,因此聆听此类的讲座,就真的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而且每次去的人都是特别的多,排的长龙更是可以排到饭堂。这不仅是因为讲授者多是该领域的资深人士,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他们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聆听着这些学者教授讲述关于科学的奥秘、汉字的精髓、经济的起伏、历史的踪迹等等一些精妙绝伦的演讲,心中总是会多几分对大自然神秘的向往、对科学世界的崇拜、对现行经济危机的担忧。可能是因为有点厌倦了课堂上中规中矩的知识传授,对这种讲座那样的自由式知识接受就变得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好感,平时觉得难以理解的知识有时候通过听讲座的方式就变得易如反掌。而如今,大学时代的讲座就要离我们远去,认真反思着这几年在讲座中的收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态度决定生活,这是我在其中一个讲座上听来的名言。虽然在听这个讲座之前,早就已经听说过这句话,并且可能早已熟记于心,但是这也仅仅就停留在他的表层意义上。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轨迹,有的人成为单位的中流砥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的人满腹抱怨,总以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但是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的不同呢?我们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客观因素,而在于我们做事的态度。客观困难的确存在,但关键在于我们是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还是回避困难、在困难面前放弃,这便是一个态度问题。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现在我们即将告别青青校园,步入社会,重新面对人生的另一挑战,或许道路不一定那么平坦,但是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不为困难所吓倒,一定就能够战胜困难,成为一名生活和工作中的’勇士!

  2、学无止境,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四年的时光,在这属于我的校园中,听过的讲座内容逐渐也随着时光的消逝慢慢淡出我的脑海,但是依稀还记得曾经的某一次讲座是讨论学习这个话题的。从一个人呱呱落地到他的生命结束,整个过程都在不停地学习,人的生命太渺小了,而世界又是那么的大,我们只有不停的汲取生活中的养料,才能够不停地增长见识以面对这个足够强大的世界。而当今的社会更是以光速般的速度时刻进行更新,你如果想要在生活面前做一个强者,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习不同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听这个讲座的时间是在几年之前,可能老师当时讲的话我已经不能完全一字不漏的叙述出来,但是他的道理大概就是这样。而现在,经过大学四年的洗礼,我们这群学生即将转变身份投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虽然学生时代的生活将要进入尾声,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学习也就此宣告结束,步入社会中等待我们去学的知识更多,我们更要时刻保持谦虚、虚心的求学态度,继续学习生活着本大课本。

  如今,伴随着大学生活的结束,想要在聆听这些讲座的机会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回想这几年在大学校园中收获的点点滴滴,从学校组织的这些讲座中获得的就不少,虽然说这些讲座不能让人醍醐灌顶,但至少能让我受益匪浅,它们是我人生旅途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是指引我不断向前攀登的一盏明灯。

听讲座心得体会7

  5月20日,聆听了金华市环城小学俞正强校长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讲座,思路新颖,独辟蹊径,给人启迪。

  近年来,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通过讲述“爱心与人,爱满校园”故事,以其独特的文化建设蹊径,引领师生、学校共同发展。一是讲身边优秀孩子事迹,弘扬动人故事。办学十年间,学校涌现出了李昊晨、王馥荔等20余名美德少年、五好儿童,他们都有着爱心助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为此,学校组织“优秀少年足迹寻”活动,邀请他们来介绍学习经验,同时以他们为典范,开辟了“好习惯之星”月月评选,“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激励着在校的学生勤奋学习,快乐成长。二是寻找最美教师,传播感人故事。“学校有一群优秀的.班主任,无私的播洒汗水与爱心,收获着快乐与希望。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传递着“敢拼敢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事争一流”的实干故事。还有一群“老”教师,痴迷三尺讲台,传递着“老当益壮、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感人故事。学校每年都举行优秀教师交流会、“感动十五小优秀教师”评选、爱心育人故事征集,通过《向日葵》校报等渠道从而播撒“做儒雅教师,塑文雅学生”的感人故事。三是寻找学习榜样,传递学生美丽故事。学校利用节假日、艺术节、运动会等,拿起表扬的武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设立“博雅展示厅”,“寻找身边星级榜样”,利用班会、广播、演讲、每周一星评选、十佳评选、先进事迹报告等,传递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美丽故事。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使学校的文化价值得以薪火相传,不绝如缕,传之久远。

听讲座心得体会8

  0月14日上午,容城镇中心校邀请了全国优秀教师高金英给全镇教师进行一场振奋人心的讲座。初次见到高金英老师,便被她朴实的形象、亲切、幽默的话语吸引住了。

  高老师70多岁了,精神矍铄,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哪像一个位古稀老人。

  她首先给我们讲了教师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新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善于学习,善于沟通,不断完善自已,要将学习作为终生职业需要。教师要拥有道德情操,其他人都可以变坏,只有教师不能变坏,教师变坏了,社会就完了。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的心愿。

  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世界在翻页,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我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就要有万无一失的准备。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既要提高智商,又要提高情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与时俱进。

  教师要有阳光心态。是呀!工作中难免遇到烦心事,抱怨只能徒增烦恼,与其抱怨不如积极想办法解决它。换一种角度思考,多想想当教师的好处,带着感恩,我们心里也就充满阳光、希望和爱。

  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的讲座,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教书育人的重担。

听讲座心得体会9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乡村支教讲座,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在演讲者的引导下,我深入了解了一些乡村支教的情况,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讲座开始时,演讲者首先介绍了乡村支教的背景和意义。他告诉我们,中国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很多农村学校缺乏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设施。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也导致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扩大。乡村支教就是通过城市的志愿者来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水平,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随后,演讲者详细介绍了支教的方式和方法。他告诉我们,支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志愿者需要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志愿者还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演讲者还分享了一些支教的`实际案例,令我深受感动。他讲述了一个志愿者在乡村学校教书的故事。这名志愿者本来是一名在城市工作的白领,但他毅然决然辞去了高薪工作,来到乡村学校支教。他用自己的努力和爱心,帮助了很多农村孩子。在他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不仅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成绩,还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支教的崇高与伟大。

  讲座的最后,演讲者呼吁我们主动参与乡村支教活动。他说,年轻人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农村孩子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这种倡议深深触动了我,我决定也要积极参与到支教活动中。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乡村支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明白了支教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了解了支教的方式和方法。作为一名年轻人,我要积极参与乡村支教,为农村孩子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农村的教育环境一定会有所改善,孩子们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

听讲座心得体会10

  教育中的“说”与“写”,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但似乎是教师课堂讲的很多,即说;学生作业写的很多,即写。但学生不会说,教师懒得写或者不会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里,我关注学生的会说和写,更关注师生的写。

  教育家李镇西自前年来到银川一中后又在一个周末来到银川六中,我又一次聆听他的报告。与上次报告对比,这次他讲到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让我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从心灵到灵魂的洗礼与升华。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师生共写随笔。我们寻找新路,却走了弯路。他说教育要回到起点,回归常识。看似极具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其实就是教育随笔,即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随时记录,思考与反思成长的一种形式。

  而师生共写随笔是一种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共同记录,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双向交流的形式,它的突出作用在于师生可以通过文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发展。几年前,银川二中,我聆听了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报告。点点滴滴听到一些关于校园读书的故事,开始关注“新教育”这个词,但对他的内容和形式依然模糊。

  李镇西讲到了马小平,讲到了尼尔的夏山学校,讲到了平凡而优秀的新教育实践者敖双英、王兮、程虹和侯长缨等。自20xx年新教育实验开始,3000多万所实验学校的加入,我感受到这些怀揣新教育的理想,不断行动、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收获,新教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新教育的成功与传奇。我陶醉了,那是多么的温馨、平静而幸福的校园!

  翻看我做教师的随笔,有师生故事,有教育思考。有我后天的兴趣爱好研究,也有我学生时代的教师影响。翻看我二十五年前的初中生日记,翻看我二十年前的高中生日记,那里有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时代,更有我的梦。因为我的初中班主任张瑞立老师教语文,要求我写日记。高中遇到全国名师郭景香老师,给了我鼓励与表扬,让我喜欢与坚持之后是一种习惯。今天我做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学会写反思,让教师和学生开展对话,让学生像我一样爱上文字,爱上写作,也就爱上了阅读。

  《教师博览》发起的’全国名师联盟,我积极参加并申报成功,成立“草根教育者老闵工作室”。全国很多教育名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他们利用博客叙写教育故事,反思教学细节,进行教育科研。要求每位教师在博客上每周至少完成一篇教育随笔和一篇学习跟贴,让写博成为教师彰显教学个性、反思教学成效、促进专业成长的阶梯和途径。而我们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包括语文老师和领导,已经只会空说,不能实写。

  为了评职称,论文发表不少,教育随笔没有写过一篇。构建“阅读―反思―写作―教学”为一体的现代教师生活。让学生不再厌学,教师不再厌教。李镇西说过,教师的写作所形成的文字,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坚持明天写教育日志。李镇西的朋友吴非,是九十年代就成名的教师杂文家,是我和李镇西敬佩而欣赏的杂文家。

  我也在高一时就开始在电影院旁边那个老大爷书屋订《杂文报》,也是那个高中学生中的唯一。从那时我认识了吴非。我当了教师,才从教育刊物的阅读中得知原来他也是一名教师,原名王栋生。很简单也很清楚,吴非是杂文家,王栋生是教师。拜读了他的《不跪着教书》,我激动而冲动地在《银川晚报》写下了《不跪着教书,才站着做人》,鞭策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坚守我们的良知。文中,我提到了李镇西,提到了魏书生,提到了马小平,还提到了钱理群。

  聆听“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的报告,与其说是教育家教育思想,不如说教育教育故事。引起了我们更多的共鸣,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想。他的讲座是一首诗,又是散文,有江南的诗情画意,让我感动。他的思想中,教育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浪漫,更是一种责任。他平凡的故事,朴素的教育,让我们学会保留童心,感受幸福。

  李镇西的眼里,从“好老师”到“名师”的标准,能说会写。朱永新在《中国新教育》中说过:“改变,从阅读开始”“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才有奇迹”!师生共写随笔,师生共同成长,改变,从写作开始,今天的行动,明天的收获,坚持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成为一种幸福。

听讲座心得体会11

  自从听了贺庆国教授的讲座,我反复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大有人在。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狭小,常感身心疲惫心力交瘁,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幸福。

  人人渴望幸福,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又有许许多多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有自己的文化存款

  “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幸福地活着。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

  “经典为伴,幸福一生”。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同时,经典诵读还可以使你宠辱不惊。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我的感受是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经典,享受读书的幸福。

  二、要充满自信,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体验成功

  自信者的心理状态在任何境况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只要始终充满自信,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遭遇多少波折,最终就一定能够成功。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自己也和学生一起背,与学生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作为教师一定不要说学生笨,时时刻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时刻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利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时刻尽心尽力地参与教育教研工作,让自己有足够的能量驾驭课堂,给孩子带来成长的营养。信心是成功的基础,有了信心就会有成功体验,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幸福。

  三、宽容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一名教师,对违纪学生、不学习的学生、甚至逃学的学生,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耐心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足,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也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无原则地袒护,而是以我们博大的胸怀去激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追求进步,争取成功。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会宽容,也是为自己留下一份轻松,一份快乐,一份幸福。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影响着自己的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听讲座心得体会12

  7月11日,对于我来说,是平凡的一天,也是不平凡的天。平凡就在于在这一天里,没有什么突起的波澜,突然发生的状况,还是平常的过日子;不平凡就在于在这一天里,我学到的东西比以往每天学到的东西多得多,自己从熊哲昆哥哥那儿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些东西都是不平凡的,在以往的生活中所汲取不到的。

  那天上午,我揣着一颗好奇的心来到了熊哲昆哥哥的讲座现场,静静地等着他传授给我们他长年累月从生活中体会出的一些道理。讲座开始了,熊哲昆哥哥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谈了他对那些事的见解和看法,把他从中体会到的东西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经过这一次讲座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具体如下:

  一、我们应该抓住课堂上的一点一滴。老师上课的四十分钟是最精华的部分,老师所讲的一点一滴都是他们从多年的生活中体会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听老师讲课,不能漏掉老师讲的任何细节。如果你上课不听的话,你课后再认真,花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把课堂上漏掉的知识补回来。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课堂上的一点一滴,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注入到每一堂课中去。

  二、我们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熊哲昆哥哥考得长沙理科高考状元这个头衔之后,许多家长就问他,你在哪里上的培训班,为什么考得这么好?而熊哲昆哥哥只是莞尔一笑,说:“我没有上过培训班,我只不过是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老师出的习题罢了!”其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点,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并要做到高速度、高效率。做什么作业就把全部的精力给灌进去,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只能看到这一方面的书,不能在桌上放两本小说,放两袋零食,从而扰乱了你的思路,就不能安下心来做作业,就会降低效率。做作业时还有一个妙招:先做自己感觉最乏味的作业,做到你不想做为止,再拿出你最感兴趣的作业,提高自己的兴致。当你的兴致非常高的时候,再做你感觉乏味的作业,就为样循环下去,再加上你的全神贯注,就可以做到高速度、高效率了。

  三、我们要有求知欲,不懂就要问,直到自己理解了为止。现在有很多同学,在学习上过于腼腆,遇到自己绞尽脑汁也想为出来的问题时,不去问老师,没有要把这道题弄懂的欲望,从而导致考试时类似的题型不会做。如果他当时自己勇敢一点,鼓起勇气向老师讨教的话,说不定还能举一反三,做出别的题呢!还有,上课的时候,很多人心中有疑问,有自己的见解,可他总是畏畏缩缩,不敢举手,生怕自己的见解是错误的或提的问题别人认为太容易从而取笑他,让他难堪。其实,那些人应该放下心灵的包袱,如释负重,敢说敢问,勇敢地提问,绘声绘色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顾忌周围其他人的感受,只要你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成功地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跨出了一步。

  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应该多放松,多进行体育锻炼,多开展活动。有很多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不知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放松自己,在这里,他给我们推介了一个好方法: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那样你就会感觉很快乐,把自己所有的烦恼抛到脑后,紧张的神经自然也就松弛了下来,还能增强自己的体质,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五、对梦想要有追求。我相信在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中都有着一个梦想,也许很大,也许很小,不过都没有关系,但是你不能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因为那是你学习中、生活中所有力量的源泉。没有它,就等于缺少了一根顶梁柱,就等于缺少了一只手臂,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迷茫、乏味、没有色彩,你也就只会盲目地指挥身体做一切又一切,而自己只会变得不知所措。没有一个目标存活有你的心中,你就不会去努力,你也不会试图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个梦想、这个目标目标去不断奋进,这样,你就会成功。

  六、对奥数、课外阅读、英语的培养。很多人认为,语文是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只要抓好语文就行了,可事实却不是这样。从小就要抓好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为以后的考试做铺垫。如果他科科成绩都很好的话,可以多方面培养他的兴趣,奥数比赛得了奖,高考可以加分;课外阅读量大的话,作业可以下笔成章;英语口语好的话,还不愁以后出国留学,真是硕果累累啊!就算只对某一科感兴趣,也不能灰心丧气,重点抓好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东西,在这一个点上做个突破,将来把它当成突破口,为别的科目拉分,也可算是个好事吧!

  七、积极参加谭外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各项比赛。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根本,从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活动,这样长年累月,那孩子就会变成一个“书呆子”,变得不喜欢运动,不喜欢活动,身体也会越来越经不起考验,抵抗力越来越差,到头来孩子动不动就生病,害的也是他们自己呀!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还有,我们要积极参加区、市、省甚至国家的活动、比赛,增强自己临场考试的能力,测试自己到底有多高的水平,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为以后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

  总而言之,那天我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数也数不清。哎呀,快要十二点了,我得赶紧去睡觉了,下次再叙!

听讲座心得体会13

  4月17日下午,我参加了旧州中心小学组织的专题讲座《小课题研究操作实务》。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伍海云专家的演讲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我来说,它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这是一次收获丰厚的学习。

  小课题研究是伍海云老师多年来指导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经验,选择小课题研究作为切入点,经过系统梳理开发而成。课程采用了丰富的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做一个研究型教师,如何促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水平。

  首先是它目标明确。教师做课题研究,是一种专业的教育实践研究,是遵循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你带来乐趣,其目的就是要让你做一个想研究,会研究,能研究的幸福教师。通过研究来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但也有些教师在自身的教学中,做课题研究不规范,脱离了教育实践,不顾学校教育的复杂性,结果其研究没有说服力,使研究目标指向不明。

  其次是它的特点比较突出。教师做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微小的、突出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且有条件和能力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主要特点是操作实务。

  第三是教师如何去做课题研究。教学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教育而研究。我认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目的就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研究者的位置上,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建立起一个富有魅力的课堂文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无论是教学得失,还是学习所悟,都能够梳理好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并整理好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总之,小课题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次讲座既广泛,又细致。它引领我们寻找到了小课题研究的方向,规范了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理论和知识,不断开拓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听讲座心得体会14

  12月5日,青海省500余名教师会聚一起,聆听了高金英老师关于《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新时期班主任》的讲座。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一、四、七届宏志班班主任的高老师是那么的健谈,她诙谐幽默的话语,时时引得全场阵阵喝彩,这场精彩的讲座对我触动很大,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爱的阳光普洒给学生。

  高老师所任教的学生都是来自偏远郊区的、家境非常贫寒的孩子。在讲座中高老师为我们讲了很多感人泪下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老师是多么的爱学生。教师爱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他们身上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人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我们教师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从而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只有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同样的.回报你,你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尊重学生,就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面对班级中的问题学生,许多教师心中无爱,充满厌恶,给予他们的是大声呵斥、怒目批评、冷嘲热讽。甚至恶语中伤、暴力惩罚。在我们的耳边有时会冒出这样的话语“你这么笨,老师对你放弃!”这是给孩子身上贴的标签,这是校园语言暴力。高老师的这一番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你是否有类似的话语,它是否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高老师的女儿也是班主任,她向母亲讲起上课时看到学生吃东西很讨厌,从而把东西扔进了垃圾箱。高老师认为这种做法不妥,还问课后你有没有给孩子买面包呢?高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是如此地充满人文情怀。这真是真爱无声,宽容至上。相信每个孩子会被深深地感动,但现实却不尽然。高老师讲到了那个上课吃东西的孩子,面对他屡教不改的错误,于是高老师利用了巧妙的教育方法,为我们广大班主任做了很好的诠释。二、坚持用心做事,营造班级管理的良好氛围。

  高老师作为宏志班的班主任。工作是那么的用心。就为了几袋长毛的咸菜,她和学生整整讨论了一周,从咸菜为什么长毛到关心班集体;从勤俭节约到自律意识的培养;从点滴小事到立志、自强。作为老师,从一粒沙子看世界,决不放过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一点点偏差。再如“羽绒服风波”:一部分女孩子穿上了蓝色的羽绒服,而好几个男孩子难道要穿粉红的羽绒服了吗?高老师采用的方法是多么的巧妙,叫学生穿上羽绒服到操场上去跑几圈,让全校师生来看看。然后借机狠狠地批评了学生。还有“让座位”事件等,高老师能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抓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班级管理。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另外,高老师在讲座中还谈到了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班级管理中,高老师时刻注意教育好学生学会感恩。她向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她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的小故事。故事一:一次在班级里和学生一起吃饭,因有事先走了,本以为学生会帮她洗刷饭盒,但是学生没做,一而再,再而三,高老师忍不住了,借此机会又开始了一段感恩的教育。但是教育后,高老师再没有一次把碗筷放下。她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了让学生今后帮她洗碗筷,而是让学生牢记:师恩如母爱!帮老师洗一次碗筷没什么大不了。故事二:每逢节假日,特别如母亲节,提醒学生给妈妈写一封信并寄出去,以表达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心。高老师的班级与众不同,学生们会做事、会感恩;做事用心、自觉、主动;学习勤奋、努力上进。这与高老师的点滴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也很注重教学生学会感恩,可是却没有高老师那么细心、用心。用心做事,这是高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一贴特效药。

  三、坚持“三步曲”,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高老在讲座中还谈到要用放大镜对照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缺点。家长会上不要批评,要表扬学生的优点,可把学生的优点打在大屏幕上,这样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为什么我的孩子没上光荣榜,这比家长会变成告状会效果要好得多。对待家长要做到三步曲“微笑、让座、倒茶。”这样家长也会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我们不能老向家长告状,有时可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孩子。高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请家长配合演双簧,结果孩子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那求着我,即是诉苦也在数落孩子。

  于是我说:“看在你妈妈的面子上,再给你一次机会。表现得怎样,就看你的了。”“老师,我保证改!再不给您惹事!”最后,高老师说:“我要的就是这效果。这是他妈哭出来的。要是我哭上十遍百遍都不顶事。做人就应该这样。以礼相待。家长会心悦诚服,更会配合您的工作。教育孩子起来就更得心应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学习高老师,甘做铺路的泥土和路石,去为学生们铺平一条成才之路;甘做蜡烛,把有限的光和热献给学生们,而能使他们化作星星去把整个世界照亮!

听讲座心得体会15

  xx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30多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西安国际儿童阅读教育论坛”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对于教学多年的我而言现在的教学应该是朝如何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成长方向: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成长这个疑惑听了陈延军老师

  的讲座,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最幸福的,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薛老师在讲座《阅读教学内容的研制策略》中指出通背教材是对学生慧根、德性的双重戕害,他的慷慨言辞告诉我们要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在良莠不齐的书城里,去选择那些适合儿童,为儿童所需要、所喜爱的书籍。

  2、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看到部分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叶圣陶先生对朗读这样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

  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这是我们年轻教师常常困惑的

  问题,而吴琳教研员的课《獾的礼物》让我在这位知性的女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驾驭课堂的那份运用自如。在赵志祥老师的古诗文阅读课《笠翁对韵》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

  3.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

  饰。”尤其是蒋军晶老师的《文成公主进藏》,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蒋老师从几个关键的地名词入手引导:“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即课文的主要内容。该环节设计起到了简单扎实得铺垫作用,再让学生带问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引导感悟理解“文成公主进藏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着”,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泡读  泡读美文  泡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