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读  泡读美文  泡读学习

  优秀的儿童诗总是表面简单又简单,细细品味又意蕴无穷的。林良的《蘑菇》就是这样一首童诗。

  蘑菇是

  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这首诗简单吗?当然简单。全诗六行,32个字,够短小的了。再看看诗歌的内容,不过是写了蘑菇很寂寞,雨天青蛙来躲雨,晴天青蛙走了,留下蘑菇孤单一人。这是故事吗?是。而且是一个带着淡淡忧伤的故事。真的是故事吗?不是。是一首诗歌,一首让人一读就有感觉,再读就沉浸的诗歌情感氛围的诗歌。这样的童诗,最有意思。

  怎样把这首童诗带给学生呢?

  我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说自己的读出了怎样的感觉。有些孩子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语感,读过一遍就举起了手。“我读完了有一种冷的`感觉。”“我总觉得后面应该还有一部分,让人重新感到温暖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直觉,后面的品味就自自然然了。

  这首诗之所以能是学生很快产生共鸣,除了具有林良先生所说的“浅语”的语言特色外,还在于它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是通过两组画面表现出来的:雨天,有青蛙来陪;晴天,青蛙走了,留下蘑菇孤单一人。这种对比不在于“雨天”和“晴天”,而在于有没有人陪伴。这一点孩子们捕捉得很准确,所以,课堂上就不用任何解释了。配上图,对比着读一读,寂寞凄清的意境就渗入心田了。

  当然,诗歌的诵读,入乎其内还得出乎其外。充分感受了诗歌意象传达出的情感和意境,还得在生活中找到更加感性的共鸣,所以,先后配上孤独老人、孤独男孩、孤独毛毛熊的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情境中与诗歌携手。当下课铃声想起的时候,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要自己仿写一首了。如此,哪还需要老师过多地进行所谓地引导呢?诗歌是用来浸润的,不是用来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