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
2、一块玉石,若要成为价值不菲的宝玉,必须经过砺
3、每日读藏经一卷,增加闻思慧,是为修行的密行。
5、一个人必须自信、信他。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对
6、真正知“道”的人,往往会比开悟前更加谦卑谨慎。
7、【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让父母欢喜、安心,就是孝顺。
8、【心灵禅语】 比喻是什么样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
9、生活修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所进退,逍遥自在。
10、【最有禅意的句子】只要有爱心,地狱也可以改造成天堂。
11、人都是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分钟开始懈怠,应时时自我警惕。
12、【佛语禅话】不想“做不到”的事,不烦恼“不能做”的事。
13、要有一种主动的承担精神、奉献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
14、【天天禅语】爱惜、培育子女是责任;孝顺、供养父母是本分。
15、【佛心禅语】 人们总在年轻时卖命赚钱,又在有钱后花钱买命。
16、与诸众生世间、出世间种种乐事而为依止。“四十华严”卷二十七
17、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宋)杨杰《净土十疑论序》
18、【雄鸡唤梦人、往事乃幻影】 五更雄鸡唤梦人,顿悟往事乃幻影。
19、【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不真不实而相信,是迷信;人云亦云,是无知。
20、【天天禅语】用菩萨的智慧,看待家人;用父母的包容,关怀天下人。
21、【佛心禅语】 万事皆有自然定律,任何事物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22、无儿无女者,私下认为,留财无益。有这种心思,送人钱物,是不净布施。
23、此三业如是相似,我施设意业最重。《中阿含经》卷三十二,《优婆离经》
24、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放下心中的妄想、分别、执著,就能成佛。
25、不能容纳破戒之心经刹那顷,况经多时。《大般若经》卷三四九,初分相摄引品
26、做个高尚的人不容易,做个卑鄙的人同样不容易,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平常。
27、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28、有大智慧的人没有烦恼,因为他把万法的本质都看得非常透彻,不被一切现象所迷惑。
29、有贫穷已,始有劫盗;有劫盗已,始有兵杖。《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
30、【佛心禅语】 心安才能身安,安贫就是一个人在不利条件下,也能够保持心灵的安宁。
31、彼师及弟子,当互审其器,若不先观察,同得越法罪。(古印度)马鸣《事师法五十颂》
32、菩萨闻未闻,应思其义理,不应作是言:我昔未曾闻。《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33、佛教的修行,以信为基础,以解为先导,以行为落实,以证为圆满,是为信、解、行、证。
34、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微密品第八
35、若有人王成就正见,如法化世,名为天主,以天善法华世间故。《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
36、【佛心禅语】 诽谤之言,不攻自破 若心污浊,则行为污浊;行为污浊,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37、修一善心,破百种恶。信善作福,积行不厌,信知阴德,久而必彰。《法句经》卷上,明哲品
38、若说第一义谛有我是为身见,若说世谛无我是为邪见。(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一
39、【佛心禅语】 要原谅一个无心伤害人的人;不能做一个轻易就被别人伤害的人。——啦严法师
40、【佛心禅语】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 这般精彩。
41、内心善良正直的人,即使看到坏事,也能往好的一面想,为对方的坏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42、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生。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亿杂类之身。《净度三昧经》
43、一切所有及其果,尽施于人舍心生。说名布施波罗蜜,是故彼唯心体性。(古印度)月称《入菩萨行论》
44、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懂得了感恩。人生如寄,我们的生命是借来的,迟早要还回去。感恩是人的本性。
45、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主,拥护民庶犹如一子,教离诸恶,修行善法。《优婆塞戒经》卷三,摄取品
46、人的个性,不要像山上刚炸碎的石头,每个角度都锐利而刺人,要如海滩小圆石的光滑,让人摸了很舒服。
47、【天天禅语】悟与不悟,佛性就在那里,或悲或智,与你同体光明,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48、生命是由一连串的因缘组成的,我们要体验更深刻的生命,发现内在的灵性,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
49、磊落做人,坦然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急人所难,济人所需,以诚以信,自在行世,或不可及,孜孜以追。
50、【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佛?如何是众生?”师云:“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赵州真际禅师语录》
51、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体地表现为能力或者财富的不够;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时空的局限。
52、某先生喜欢参禅。师言:“参禅不是光坐在那里而已。行住坐卧、担柴运水,无不是禅。我们要行禅,不是坐枯禅。”
53、浮生似梦,与谁为仇,云烟过眼,与谁结怨。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54、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当中说过,佛教的真理具备八种功德:不可思议;无二;无念;清净;光明;对治;灭谛;道谛。
55、世间原本有许多美丽的东西,只宜远远的欣赏,而不宜去获取的。心若在幼稚、贪婪、愚钝的控制之下,是不懂此中微妙的。
56、【佛心禅语】 我们都是“发光体”,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会有不可限量的未来,那么任何艰难都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57、在行走时,保持持续地觉知禅修业处,这是在修止;持续地观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在修观。
58、世间的觉悟始终是以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为目的,而佛法的觉悟则是强调在彻底的自我否定的基础上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59、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对自己缺乏基本的满意,那么变得更好的愿望本身,就应该算是我们所有的“不好”中最坏的一种。
60、【佛心禅语】 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达摩大师血脉论》
61、【佛心禅语】 我们平时还是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去 修得一把伞用以自度,因为没有人会给你送伞。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 人不如求己。
62、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般涅槃经》卷三十,狮子吼菩萨品
63、【佛心禅语】 有情不是罪过,痴爱才生烦恼,在自己感觉幸福的时刻,就要认真享受它,这样才能在情爱适度的状态下平静生活,不起烦恼。
64、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业。财业既已具,宜当自守护,出财未至奢,当选择前人,欺诳抵突者,宁乞勿举与。《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65、念佛人,无始罪障一刀顿断,三界业系从此不牵,即是横超三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罪,即是跳出三界;跳不出罪,便永在三界。
66、【佛心禅语】 最会原谅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别人的谅解和佛天的原谅;最肯责备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别人的原谅和佛天的宽恕。——耕云先生
67、用事宁失于宽,勿失于急;宁失于略,勿失于详。急则不可救,详则无所容,当持之于中道,待之以含缓。(宋)佛眼禅师(《禅林宝训》卷三)
68、【佛心禅语】 以平常心对待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但平常心并非“四大皆空”, 平常心更不是消极遁世;平常心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
69、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靡不曾作父母亲属,易生鸟兽,如何忍食!夫食肉者,历劫之中生于鸟兽,食他血肉,展转偿命。《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70、【佛心禅语】 学佛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识,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闭关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导我们的人格标准你能做到多少。
71、瓶、衣、车乘等,名言所分别,色相虽可说,体性无所有。世间众色法,但相无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无实事。《大乘密严经》卷下,阿赖耶微密品
72、【佛心禅语】 佛说,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是 为慈悲。宽容待人,以德报怨,懂得感恩,广行布施,就是在修福。
73、【佛心禅语】 佛说:“吵架是一种罪过。”俗话说:“和气生财。”不只做生意的人注 重一个和气的氛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要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74、沾染古迹的青石阶上,几株新抽出叶儿的兰花,在月光下衬着微微迹痕,曵然舞动,似若你最美的音影。愿点燃一盏青灯,怀一颗禅心,祈你此生安好。
75、有一句话说得好:“学艺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无论学做什么工作,有关这项工作的知识总是容易掌握,功夫却不是可以学到的,一定要下苦工夫练习。
76、当你倒霉时,你身上的阴性场态总是占主导,而阳性场态也是最弱之时,当阴远超于阳时,就会麻烦不断,祸不单行,此时遇见小人或撞见鬼都是常有的事。
77、【佛心禅语】 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在定。——《达摩大师悟性论》
78、【疯话之人生语录】真恶人,如同明枪明刀,容易使人躲避。善人,仿佛暗枪暗箭,令人无法提防。以被真恶人骗了或害了的人少,被假善人骗了或害了的人多。
79、一个人的惯性就是一个人的特质所在,也即障碍所在。顺则凡,逆则仙,顺着习气走的就是凡夫,凡夫皆有定数。能逆而行之的才是佛,佛是已觉悟的人,命由自己决定。
80、人们一直在追求真理,却不知真理就在自己的内心,在自己的生命深 处。不知去建立自己的真正主体性,就只能永远被外境所决定,而不能决定 外境,只能转于物而不能转物。
81、【佛心禅语】 现实生活中天堂和地狱并不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但是天堂般的生活我们曾憧憬过;地狱般的感受我们曾经历过。我们为什么没有用心去体会它们的存在呢?
82、【佛心禅语】 低处修心,高处成事 所谓的智慧,并不是把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让自己飘飘其然,而是来到 低处以一颗谦卑的心去仰视芸芸众生。只有在低处修心,才能在高处成事。
83、其实,有苦有乐的人生才是充实的。纵观人生百年,苦乐参半,但是, 有的人觉得人生很苦,感觉不到人生的意味;有的人光是快乐,没有经过苦 的奋斗,他也体会不出人生的意义。
84、【佛心禅语】 我们不停地向外追求,心里头就产生了匮乏。追求情,在心理上就有了缺乏温情的感觉;追求财富,就产生财物不足的穷困;追求权势,便引起对权力的渴求。——郑石岩
85、其实,幸福源自内心的简单,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幸福。大凡简单而直爽的人常有幸福的人生。因为简单,才能在纷乱错杂中找到幸福的身影;因为简单,才能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
86、【天天禅语】很多人都想成就,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至今仍然没有获得成就,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与私心阻碍了内在潜能的展现。自大会阻碍获得解脱,私心会阻碍证得佛果.。
87、【佛心禅语】 佛说:“祸福已至,一切随缘。”当面对灾难时,要用主动、平静的心 态对待,因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化吉的作用。当收获喜悦时,要保持 淡然的心态,因为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播种。
88、能忍诸法无生无灭,是名般若波罗蜜。能出生无量智,是名方便波罗蜜。能求上上胜智,是名愿波罗蜜。一切异论及诸魔众无能沮坏,是名力波罗蜜。如实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罗蜜。《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89、佛说:用布施调伏贫穷,以守戒调伏无礼,以忍辱调伏强暴,以精进调伏懈怠,以一心调伏乱意,以智慧调伏恶智,以悔过调伏八难,以大乘佛法愉悦内心,以培养美德接济无德之人,以宽容对待大众。这就是十德。
90、死者弃身,其行不亡。譬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实出于上。作行不断,譬如灯烛,展转燃之,故炷虽消,火续不灭。行有罪福,如人夜书,火灭字存。……人死神去,随行往生,如车轮转,不得离地。《佛说孛经》
91、此众护法亦得生,法将欲灭为已住,必生极乐千叶花,相好庄严为佛子。既得生彼供正觉,庄严王劫无荆棘。于彼得成最上道,执持正法及天人。彼佛国土无魔事,无恶业报无胎生。时有无量菩萨集,又无声闻缘觉名。《如来智印经》
92、【佛心禅语】 证严法师说:“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 要怕的是心的偏向。”洪应明说:“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 门,无如寸心挹损。”做人一旦严重偏离道义标准,就会遭到现实的惩罚。
93、佛家说:“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意就是告诉人们,如果能够忍受他人所不能忍受的,就可以做他人所不能做的,进而取得他人所达不到的成就。一个人能够做到忍让,他同样可以做到宽容,宽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94、【佛心禅语】 证严法师开示:“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如果你老是想赢对方,即 使获胜了,那也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因此在 现实生活中,要学会示笨显拙,成全别人的好胜心,否则,你可能会因此 而自毁前程。
95、【心灵禅语】 儒家讲德才兼备,为世人所熟知。其实佛家也讲德才兼备,这段话便是明证。无疑德才兼备是我们人生修养的崇高目标,实现了这一目标的人才是厚重、有根基的人,否则便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96、禅门中有句话,放下便是,这并不是生活的奢望,或者逃避,更不是对生活的一种脱离,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心地的观照与觉察,去除那些复杂,契合与融入生活。水流花开,温暖盎然,这是心地的一种直白,把生命完成了一场佛事,自然而然,欢喜随缘。
97、心、佛、众生其实没有差别,佛并没有比我们多一只手、多一只脚,所差别的只是佛心清澈无碍,真如自在;而凡夫心因有世俗尘埃染着,看不清真实的面貌。佛心又像保险箱一样,保管贵重的东西不让它遗失;而凡夫心却如垃圾场,有害无益的东西积存一大堆,使自己痛苦不已。
98、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绝无自信,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国家也难以真正强大。中国人或许有理由对近几十年的经济繁荣沾沾自喜,但绝不能对繁荣背后的重重危机熟视无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支撑一个国家稳定的三足,缺一不可。三足缺一,国家的大厦都有倾塌的危险。
99、【佛心禅语】 宋代词人辛弃疾曾如是说:“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就是说,东西没有好坏,但人占有的太多,利欲心就会作怪,让人舍不得放弃。生活也是如此,有的时候,人之所以痛苦烦恼,不是由于得到太少,而是因为拥有太多。拥有太多,人们往往就会感到沉重、拥挤、膨胀、烦恼、害怕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