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天禅语】知足善解常自在,不因是非起烦恼。
3、常念诸佛,心无暂舍。《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4、我们害怕的不是老,而是激情犹在时的力不从心。
5、【佛心禅语】 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
6、【天天禅语】布施,有形的救济别人,无形的帮助自己。
7、【天天禅语】简单,可以净化人生;复杂,会丑化人生。
8、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反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9、不论善恶、好坏、是非,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接受和包容。
10、工作的节奏慢一点,生活的节奏慢一点,人生的节奏慢一点。
11、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起邪见心。《佛说不增不减经》
12、修而不悟,轮回就在那里,或生或死,与你痛苦伴随,不解不脱。
13、要想永久受苦,与永久受乐,均视此身。(古印度)寂天《入行论》
14、【佛心禅语】 要提起即要完全提起,要放下则要全心放下。——证严法师
15、【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生懊恼,会囤积烦恼;心甘情愿,则能欢喜付出。
16、执事以尽心为有功。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17、不能容纳破戒之心经刹那顷,况经多时。《大般若经》卷三四九,初分相摄引品
18、世间很多人,如同乘车,只关心如何坐得舒服一些,而不知车正快速趋向悬崖。
19、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唐)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
20、须置身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浪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21、【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修行并非比赛,而是练就自己的耐力、定力与宽广的心。
22、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学生的“样”;以好模样,培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23、闻所说而信者,不名为信,智慧知已,名为信。(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一
24、【佛心禅语】 由于执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做文章,所以烦恼断不了。——慧律法师
25、传说,唯有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才能在这苦海中普度众生,让你顺利地到达幸福的彼岸。
26、大心菩提心,诸心中最上,解脱一切缚,具足诸功德。《大宝积经》卷九十六,勤授长者会
27、学佛若学得心在宁静中,意在微细分析中,则天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不是如来的形象。
28、【佛心禅语】 忘我,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力量源泉,能使时光永恒、品行升华、事业成功!
29、人应常静思反省,以拨开心灵的洄澜,发掘智慧的泉源。则世出世间无一事不通,无一物不解。
30、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31、知戒、非戒无二相,如是名为佛法。若有菩萨住无相,受持不离名持戒。《佛母宝德藏般若经》
32、要安于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钻营强求。能够安于本分,内心的烦恼就会慢慢地淡化。
33、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诸善果故。……如是一切贤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四十华严”卷十二
34、【佛心禅语】 一段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向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一无德禅师
35、关怀生命,使爱心博大宽广;闻思佛法,让智慧展现发挥;实修实证,令佛性全然显露、大彻大悟。
36、如果成了口头禅,那就好象别人请你吃东西的时候总说我不要不爱吃一样,时间长了,肯定没肉吃。
37、学佛从“学好”开始,向“善知识”学习,模仿“善知识”的行为,有一点收获,便与佛接近一步。
38、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39、【佛心禅语】 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的过生活。——海涛法师
40、种善因不难,常常一个微笑就够了;种恶因也容易,常常一个讥讽的眼神就是矣。积善累恶就在细微处!
41、【佛心禅语】 所有的由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人都会生病,这全部是由于饮食过量造成的。
42、【清醒与糊涂】 人生有时要清醒,有时却要糊涂。糊涂就是善于藏巧露拙;清醒就是 知道事情的轻重得失。
43、【一生受益的四句禅语】健康是最高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44、佛陀一再教诫我们:要好好调节自心,把嗔恨、怨嫌之心转化为爱心、宽心,时时刻刻宽恕别人,发挥爱念。
45、【佛心禅语】 心无所住,意味着自在,不为外物所拘。心自在,便不需要外物的依托,而能自足、自得圆满。
46、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与佛同等的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修持慈悲与智慧。
47、【~前世~】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48、犹如有人自己没溺,复欲度人者,终无此理。己未灭度,欲使他人灭度者,此事不然。《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9、生命需要平衡,需要和谐。对于所有的生命,我们都应该承认其存在的价值,承认其对我们个人乃至人类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50、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我们无法预见,可该来到时,它却不迟不缓。正是因为缘分不可强求,所以佛才说:一切都要随缘。
51、刹利王子年少虽小而不可轻,龙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小火虽微而不可轻,比丘幼小而不可轻。《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26经
52、【佛心禅语】 满山遍野,若众生需要,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是如此。一证严法师
53、慈悲不只是悲悯孤弱,也不只是助人为乐。慈悲,蕴藏在每一个生命的心中,它是一种超越感性的悲心,也是一种别于理性的智慧。
54、热衷于找裂缝、挑差错的人不是朋友;与他相处,就像儿子睡在母亲怀中,这样的人才是朋友。《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55、犹如奴仆事其主,利于众生亦如是,如仆事主心专注,虽被瞋辱而无对,凡所动止常在心,唯恐役主责其过。《佛母宝德藏般若经》
56、【佛心禅语】 佛说:“一切随缘。”随缘是一种解脱、无着与智慧的表现。我们最需 要的,正是这种能善观因缘而随机诱导的智慧。
57、善恶的标准,很难做一个绝对的评价,我们要判断一个人是智慧或愚痴,可以观察此人平时所喜好亲近的人、事、物,以便作为评论的依据。
58、譬如钻二木,风吹生彼火,火生刹那间,而复烧二木。正观亦如是,能生于慧根,生彼一刹那,还复烧正观。《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叶会
59、对于工作和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 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
60、平时我们的眼睛总喜欢看五颜六色的景物,鼻子喜欢闻芳香的东西,嘴巴也喜欢吃甘甜的食物,但却忽略了这些物质享受容易腐蚀我们纯洁的心性。
61、【佛心禅语】 入迷称作失,人悟称作得。得失在于人。真正了悟了人生道理,即便在喧嚣红尘中,心也能逍遥于山谷,放旷于城镇,精神则是超脱的。
62、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体就有病痛。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既知有病,就应遵从良医的诊断治疗,免除身体苦患。
63、当有人诽谤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沮丧,因为喜欢你的人,仍然赞美你;当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不喜欢你的人,仍然诽谤你。
64、越轻的东西,越容易飘。如果你是一个轻飘飘的人,飞得再高又有什么用呢?你或许能给人一种虚假的绚烂,但这毕竟是空虚而短暂的,风一吹就破了。
65、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决痛苦的办法。向上者,求证无上大涅槃;向善者,从一点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
66、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虔诚。用心感受有它相伴的暖意,有求皆苦,无求自净,不求是贵,少病是寿,够用是富,无欲是福,感激是喜。
67、知苦无生,是名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名集圣谛。于毕竟灭法中,知无生无灭,是名灭圣谛。于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圣谛。《思益经》卷一
68、看话禅第一个层次的功能就是灭除妄念,话头如大火,妄念如蚊蚁,遇 火即亡。妄念减少,头脑逐渐清明,于此清明中观照话头,方可谓看话头, 而非想话头。
69、【佛心禅语】 要先认识佛,才能成佛。我们以正思维来探讨,何者为“佛”?泥塑纸绘,被供奉的是佛吗?那只是佛像而已。什么是佛?清净心就是佛。一慧律法师
70、【天天禅语】当有人诽谤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沮丧,因为喜欢你的人,仍然赞美你;当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不喜欢你的人,仍然诽谤你。
71、做好事如种田,播下种子,多少会有收获;做坏事如照镜,做下什么,必定就报应什么。做好人不难,像农民那样专心农事就可以;做坏人如同借债,借了总是要还。
72、生活的禅法,来自心地的力量,对眼前的拓宽,与对未来的展望,同样是一块心地,忙与闲的安排,浮生热恼千万种,一笑一坐全自消,世人不知清闲活,便是人生大冤枉。
73、【佛心禅语】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达摩大师悟性论》忆昔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孚上座
74、【佛心禅语】 苦难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它是佛赐予我们的一剂良药,也是修炼 品性的一个熔炉。苦难能让人变得英勇无畏,只要将苦难当作一块垫脚 石,我们就总会在黑暗的尽头看见光明。
75、时光过得很快,过了一天,我们的寿命就会减少一天,就像缺少水的鱼儿,没有一点快乐可言。佛教讲修行首先是要修自心,无论是参禅还是念佛,首先都是要人除去长期缠绕在心头的妄想之心。
76、一个人面对这纷纷扰扰的世界,是爽朗,不是矜持,是善意,不是怀疑,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不可以是拒绝,用一种向上的信念去启迪生活中的希望,让一个人的心地复苏、生机,这才是禅的意义。
77、【佛心禅语】 问:“何以人死而佛性不灭?”答:“贵居士所言之人,肉身之形也,犹如人家电灯之泡,日光灯之筒,佛性如电厂电力也。试问人家灯泡及灯筒坏后电厂之电力灭乎?”——李炳南居士
78、生活的禅法就在这日常的生活,用一种宽阔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一切,事忙心不忙,人忙心却闲,去化解那些烦恼的重量,不要让那些烦恼在生活里惹事生非,把握好内心的心平气与,不分别,不悲情。
79、后来,我从了凡先生那里了解到,“了凡因语”就是追溯本源,从我们当下所看到的物象好坏,推断事物的吉凶,同时反观内省,扫尘除垢,为明天后天我们要看到的世界种下善缘,重塑生命,收获善果。
80、所谓职业,是为生活而工作,是被动的办事;办公时间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迟到早退,公务就算完成。而志业则是没有上班时间,更没有下班时刻,虽然不需打卡,却是分秒善尽义务,一切都出于自愿。
81、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f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意思是说,即使是千劫中通过布施和供奉诸佛等获得的善业福报,只要你生气发怒一次,就会将全部福善功德抵消干净。
82、【佛心禅语】 生活中,我们也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我们的手脚,真正难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83、佛说:各位住家时,应该祝福众生:知道家本空性,免于受其拖累;你们孝事父母时,应该祝福众生:虔心向佛,护养一切众生;你们与妻子欢聚时,应该祝福众生:平等对待怨家、亲人,永远脱离贪欲、偏执。
84、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在佛法的世界里,善乃是一切生命的本质。一花一世界,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以爱心为本,以慈悲为怀,将德与善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85、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维摩经》卷上,佛国品
86、不怨天、不尤人。有些人不但上怨天神,并且下尤人间,凡事总认为不公平,处处觉得不顺眼,更常自认“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其实“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要以贵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不怨不尤,自求多福。
87、修行之人,要戒骄戒躁。而对“我”的强烈执著,使人无法认清自我而容易自大,在待人处事之时就会表现得傲慢无礼。人一旦忽视了因缘的帮助,而错认为所有的成就完全是来自自身的能力与伟大,就容易产生“慢”的心理。
88、浮云煮成茶,红尘吹成雪,一簇烟雨,褪了喧嚣,淡了繁华。青丝漫卷,十指纤纤,携一缕潇湘梦,嗅一瓣花香,或芊指弄弦;或浅吟低唱;或品茗赏菊,将层层叠叠的心事,泡成云水禅心,存放在红尘深处,婉约成丝丝柔情。
89、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法,我们生在世间,只有随顺因缘而有所作为。如果我们的作为违犯了因缘的规律,认为我可以作得了主,我可以不顾一切条件,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很片面,如果按此去做,一定会行不通。
90、【幸福小语】有这样一幅楹联:满腔欢喜,笑看古今天下愁;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没错,它说的就是弥勒佛,见过弥勒佛的人,往往都会陶醉于弥勒菩萨无与伦比的朗笑,更羡慕他的超级大肚子,但又有几人能够参透其中的禅意呢?
91、当我们迷失了人生的目标和航向,当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快乐与梦想,当我们暗淡了精神的愉悦和想象,当我们缺失了灵魂的天空和翅膀,请不要气馁,更无需绝望,早起吧,让朝霞为你指引,让晨露为你映照,让鸟鸣给你灵感,让晨风带你翱翔。
92、【茶之六度】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禅何必皆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93、【佛心禅语】 人们经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也是因缘而生,这个“缘” 不是上天安排的、我们自己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广 结善缘,造福他人,也成就自己。用最为通俗的话说,多结识些人总是好 的,多帮助别人总是没错的。
94、【佛心禅语】 人都有出头的欲望,但出头不可强出,勉强去做,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生活中,时刻不要忘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个人只有先低头,埋头做事,才能有所作为。而且你越是低姿态,对方也就越乐于帮助你,从而有助于达成实现生存和更高远的目标,最终出入头地。
95、我们常常做一些看似有用,其实无用的事情,常常说一些看似该说,其实无关紧要的话,常常写一些看似有意义,其实可有可无的文字。或许这并非我们有意为之,却总是欲罢不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个人觉得,这可能源于人性中的一种迷惘和无助,也可能源于生命的孤独与寂寞。
96、中国佛学能在新世界中成为世界性的佛学,非但要主持教理的人能够阐明佛教发达人生之真理,依之以趣大乘行果;并须在人间实行六度四摄菩萨道,以尽力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业。如果不能这样,世人必仍目为空谈而不能见之于事实者,便足为佛教衰落之因素。(民国)太虚《中国佛学的重建》
97、【哲理小故事】从前有个工匠师傅,给国王做工,因为忍受不了劳作的辛劳,就假装说眼睛累瞎了,想以此来逃避苦役。 有其他工匠师傅听了这件事,也想把自己的眼睛捅瞎了,用来逃避苦役。 有人劝告说:“你何必自己毁了自己,白白地忍受失明的痛苦呢?”。 像这样的傻瓜,总是被人们所讥笑。
98、不要指望别人都对你好,人家没有这个义务。要别人对你好,前提是你要对别人好。假如有了这个前提,别人依然不会对你好,那是别人的事情,你也没有必要纠结。如果你总是心存好心,乐善好施,即使得不到所有人的好,也能得到自己良心的好。良心需要修炼,就当对别人的好是你修炼必需的付出吧!
99、【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清明节,透过媒体看到很多祭扫群众在为去世者祭祀。仅仅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待,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从佛教的角度看,这还是陷于迷信的状态。看到很多的坟墓,这更加提醒我们死亡无常。在这个世界上,从古至今,无论有多少显贵、富翁、名人,最后的归宿只有一个,就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