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谓无
3、人常说:“施恩于人共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
4、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随形好,……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65经
5、【佛心禅语】 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上天唯独宠爱那些将爱心献给他人的人。”这 就告诉那些想成就大业的人,要谨记把爱心送给别人,成功在等待着你。
6、【佛心禅语】 对于赵州禅师来说,日常的生活就是禅法,吃饭睡觉都是修禅;对于 那位初学者来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他领悟不到其中的 真味。
7、【佛心禅语】 曾经有多少人感叹:难得有几天清净的日子。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 了、应酬太多了,妨碍了清净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直保持清 净心?
8、【佛心禅语】 【福由心生,祸由己招】 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迷失自 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
9、【佛心禅语】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坛经·付嘱第十》
10、【最有禅意的句子】我们的行、住、坐、卧和一举一动,有意识地去生活,是觉醒,无意识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轮同,都是一念之差。006
11、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间。《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
12、【佛心禅语】 “还有明天”,这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它让人不思进取,蹉跎岁月,浪费生命,成了人们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许多人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原因。
13、【佛心禅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树,就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想要实现凌云壮志,必须脚踏实地,专注于小事。
14、【佛心禅语】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净慧
15、【佛心禅语】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同时,不应该贪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珍惜自己拥有的人常常会幸福,贪执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往往会烦恼。
16、【佛心禅语】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但却被追求快乐的贪念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们不断向外追求物欲的快乐,但却疏忽了真正的快乐是知足。——郑石岩
17、【佛心禅语】 若约当人分上,从来地事,不论初入丛林,及过去诸佛,不曾乏少。如大地水,一切鱼龙初生及至老死,所受用水,悉皆平等。一《安国慧球禅师》
18、【佛语禅心】 人与人之间应避免恶语相向。但有的人就是不修口德,总是以刻薄、恶毒的话语刺伤别人。嘴巴的功能,在这种人身上真是被滥用甚至“恶用”了。
19、【经典佛语】 多因一果是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现象。这个道理也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0、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六祖坛经·坐禅品》
21、种种修行之法门,只是治病之药。病愈之时,若还吃药不止,反成大病。 无病亦无药,才是真正健康人;无魔亦无佛、无烦恼亦无菩提,才是真 正参禅明心之人。
22、【天天禅语】给心灵一个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烦恼,才是真正的休息;打开被我执束缚的结,才是真正的自由;从痛苦中彻底解脱,才是真正的享受。
23、【心理病态】人的心理病态,多数是由于自己对外的要求而产生。世间多病态。由于社会风气太过奢靡,欲念诱惑,使人无法安分守己、脚踏实地,以致倾向病态。
24、一滴烛泪落下来,立刻就会被一层凝结的薄膜止住,因为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肤”。生死之痛,其实就像一滴烛泪落下来,突然被“肤”。
25、世尊告日: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马血天子品
26、人之所以累,是因为不懂向下,浮生若茶,沉下去,再浮起来,才会溢出芬香;浮生若水,浑浊了,沉淀下去,才会清澈;浮生若琴,按下去,才会有最美的声音。
27、人人脸上有笑容,这个集体就非常祥和,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彼此包容、彼此谅解、彼此尊重。在一个集体当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关重要。
28、人因为复杂而痛苦,因为简单而快乐。追求快乐的过程,就是追求简单的过程。离复杂越远,你越自在;离简单越近,你越快乐。快乐并不复杂,快乐就这么简单。
29、人生要解决的问题,都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心念,如何来确定我们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选择对了,就是顺善法的,生命的发展就会沿着善业的轨道升华。
30、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不但使自己痛苦,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跟着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健康、幸福的人生。
31、佛教的真理犹如虚空,比如虚空既遍于一切万法,又超越一切万法一般。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世俗谛,是遍于一切而立;胜义谛,是超越一切而言。
32、佛说:不要亲近恶知识,也不要跟愚者共事,应当亲近善知识和人中最优秀者。人性本无恶,模仿、亲近恶知识,时间长了必然种下恶根,看不见的危害直至终生。
33、你微笑,我微笑,大家心情好。你客气,我客气,大家都和气。你说好,我说好,气氛就会好。你让步,我让步,条条是大路。(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34、凡夫由于受到后天的污染而多心、多欲,一心直向欲境奔驰,一切的恶皆由此所致。人必须去掉多心多欲的习气,去杂还纯、去伪归真,才能回归自我的真如本性。
35、在富有爱心的人的眼中,善良却是人性中的至纯至美,一切伪善、奸笑、冷酷、麻木在它面前都会退避三舍,任何顽固的丑恶都只能在阴暗角落里对善良咬牙切齿。
36、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37、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跟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就认为他是错的,有此认识,就不会时时想到要论出一个是非曲直——世上很多事情并无是非,根本没有分辨是非的必要。
38、所以,人有两种生活形态,一是为生活而工作,这种人是不得不工作;另一种是为工作而生活,这种人是为了替人群付出良能而生活,这是人生真善美的正确目标。
39、有人问:“为何要持戒?”师言:“人之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因犯错的罪恶感所致。持戒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守正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规矩,自可避免犯错。”
40、禅的最高境界,缘于“放下”。“放下”的禅理类同于“得与失”的智慧。失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因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来的幸福。
41、空口说空话就是戏论。比如有些人口才很好,谈起话来头头是道,法也讲得很好,但却不能拿来应用,这就是戏论。把佛法当道理来研究,只说而不能行也是戏论。
42、立志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生活之苦所逼迫,而有修道以求解脱的冲动;另一种人是因为他找到了自我。对后者而言,生活体验与挫折只会使他更加坚定信仰。
43、自信但不可自以为是。有些人看起来很自信,实际上很自卑,因此常常会做一些自以为是的事情。他们热衷享受事情成功的炫耀,却没有勇气承担事情失败的后果。
44、若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唐)沩山灵佑禅师(《传灯录》卷十七)
45、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痛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须,当知是人能善修慈。《优婆塞戒经》卷七,禅波罗蜜品
46、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着。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47、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人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观无量寿佛经》
48、谦卑不仅可以使人焕发出美丽的光彩,还可以使人看起来更加亲切、宽厚,甚至超凡脱俗,这就是谦卑的力量。谦卑的人最有人气,因为人们喜欢与谦卑的人相处。
49、财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且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才是真正的财物布施。噶举祖师冈波巴大师说:“不执一物,比供施所有财物殊胜。”
50、释、道、儒是一种人生信仰,每个人亦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去与之结缘。尽管如此,我们依旧是尘世里一株风中摇摆的莲,每一天都在沉迷,每一天都有如梦醒。
51、【佛心禅语】 世间最珍贵的,既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莫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52、【佛心禅语】 人应该从自身出发,找到自己的优势。我们要时刻坚信一点,即最优秀的人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才能一步步突破自我的界限,进而掌控自己的命运。
53、【佛心禅语】 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我们一定不要被犹豫和怯懦绊住脚步,不要害怕去爱,将爱大胆说出口,才能收获幸福的爱情。
54、【佛心禅语】 应付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驾驭心念,解决问题,这也是最容易、无害的方法,不但不威胁任何人的安宁,且能获得心灵真正的安详。——堪忍尊者
55、【佛心禅语】 日用尘劳中,种种不如意事,是众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药。苟能于佛于众生,直下不生分别,则病瘥药除,始契得。——《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56、【佛心禅语】 每个人都不愿意让烦恼缠身,如果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消除表面的痛苦,获得暂时的解脱,就会陷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恶性循环。
57、【佛心禅语】 生命是有限的,成为夫妻更是前世修来的难得的缘份,只有同心携手去走人生的路途才是真爱。拥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
58、【佛心禅语】 眼声耳色不思议,百草颠头受用时。表里洞然无一事,端能保护腊人儿。好日我同,遇缘即照。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59、【佛心禅语】 离离春草,分明漏泄天机。历历杜鹃,尽是普门境界。不如休征罢战好,况是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放却戈矛,归家稳坐。一《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60、【心灵禅语】 冰虽然由水凝结而成却会阻止水的流淌,冰消融时水才能通畅地流动;这就像虚假虽然是从真实中产生的却能够迷乱真实,除尽了虚妄才能显露真实。
61、【经典禅语悟道】 作恶得祸,造福得福,这就像发出的声音有回音一样,又像影子跟随形体始终不离一样,从来都不存在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坏事不得恶报的事情。
62、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譬如窃贼认作家人,则所有家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陈飞青书》
63、【信仰与智慧】智慧我没有,信仰我是有的。信仰算不算智慧?我不知道,我有信仰,我满足。信佛,不需要“智慧”的标签,贴上智慧可以,即使贴上愚痴也可以。
64、【天天禅语】当有人诽谤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沮丧,因为喜欢你的人,仍然赞美你;当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感到骄傲,因为不喜欢你的人,仍然诽谤你。
65、【扫毒】众生都是太过偏爱自己,才会主动去攻击对方。这种含毒的心理,需要加以扫除。大多数的人都太爱自己,难免就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唯恐受到伤害。
66、一个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心。心胸宽广,才能成就事业,才会有平和愉悦的人生!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67、一个人若能时常抱持感恩心,好好思考日常生活的来源,就会知道:人人都需要靠社会大众的帮助,才能维持生活。所以,要“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多帮助别人。
68、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69、人活着,不应活得那么苦闷,人死了,不应死得那么伤感,哪怕生命只一朵花开的时间,也要像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刹那永恒,只因我在瞬间感受到地久天长的味道。
70、什么是布施?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71、以德报怨是一种宽容,可以化解一切怨恨。所以,我们要用宽容感化怨恨的心灵,而不要生怨恨之心,因为以怨报怨永远没有尽头,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化敌为友。
72、佛家最令人敬佩的就是善心与慈悲心,因此才会有“我佛慈悲”的话语,更有一些大慈大悲的人直接被称作“活佛”。佛说有了大慈大悲的心,所有的功德都在里面。
73、佛说:内心有毒的人会施毒于人,内心无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说的“毒”,即贪、嗔、痴。贪是没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没有理性的情绪,痴是没有觉悟的知见。
74、佛说:能够躬行忍的人,才能够称之为有力量的大丈夫。如果说他不能欢喜地忍受别人恶毒的骂声,如同喝蜜糖水一样,那么他就没有真正得道,不能称之为智慧人。
75、你也唯有细碎聆听那些起伏与凋落的禅音,找那沉陷于此时的暗凉倾覆与红尘朝夕,且衬着这烟尘华暖里的钟磬弥弥,以及那沉迷于旧事里,花朵映落于流水的情意。
76、信如手,如人有手,人宝山中自在取宝。……无信如无手,无手人人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人佛法宝山,都无所得。(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一
77、修行最紧要的目的,是要养成适应生命被动性的功夫——在生死面前欢喜地接受,在痛苦面前欢喜地接受,在一切打击面前欢喜地接受,在一切挫折面前欢喜地接受。
78、做好事如种田,播下种子,多少会有收获;做坏事如照镜,做下什么,必定就报应什么。做好人不难,像农民那样专心农事就可以;做坏人如同借债,借了总是要还。
79、凡参政信者,要热心公益,造福人群,上台、下台皆应随顺因缘,不可贿赂官职,不可买票贿选,不可散发黑函,不可攻讦对手,不可用不正当的非法手段求取当选。
80、受人攻击或陷害时,千万别起嗔恨心,反而应起感恩心;因为没有坏人显不出好人,没有苦难的众生则显不出菩萨的宽忍爱心。所以,我们应视毒骂、中伤如饮甘露。
81、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须先对朋友真心,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开始对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乐,那就去带给别人快乐,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快乐。
82、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83、小善也可渐积为大善。如果心怀善意,言行谨慎、友善、礼貌,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带来一件件好事。好事日益积累,也会从量变到质变,带来数不清的福缘。
84、心田要多播善种,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可减少一棵杂草。土地不耕种,杂草必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只是举手投足,也要存一分善念。
85、所以有福之时,更需及时再造福田,不要等到“有时间时”才想做,这是靠不住的。今天能做的就赶快去做,做了马上得到欢喜的这分善念最可靠,也是最现成的福。
86、接受自己的阴影,就是用真心爱自己的过去。所有的日子都会成为过去。赶路的人那么多,那样急,但在匆匆之中,谁也不会忘记回过头去,看一看昨日的那个自己。
87、无相性者,一切诸法但名言所显,白性无相貌放,名无相性。无相有三种:假名相、法相、无相相。……离三种相,故名无相。(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六十一
88、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89、智与愚,无有极处,智者只是相对的智者,愚人只是相对的愚人。假设一定要给个定义的话,可以这么说:愚蠢是自以为已经足够聪明,智慧是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
90、活着很好,活着也很无聊。一些人活着,另一些人陪着瞎活!活着和活着大不一样!智慧没有了,活着不过就是行尸走肉。当智慧之光渐渐熄灭,这个世界将成永夜。
91、犯错不要紧,但不要在同一块石头上跌倒两次犯了自己都难以原谅自己的过失怎么办?佛日:有罪而知非,有过而改善,罪将消灭,而后必得道。——《四十二章经》
92、知足常乐,内心平静,胸怀豁达,气如百川。就会体验到一种真爱,一种平凡,一种幸福,一种感觉,一份禅意。让生命如诗如画,清纯如珠,内涵丰盈,浓郁芳香。
93、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幺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唐)希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94、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95、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96、要感谢被救的人,让我们有行菩萨道的机会,因为他们示现了“苦空无常”的人生。所以,生活安稳、四肢健全的我们,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发挥生命的良能?
97、譬如有人块掷狮子,狮子逐人而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胜天王般若经》卷三
98、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学会欣赏远处的风景,懂得经营自己的人生。生活,悲喜交集、忧乐相伴、苦甜相依,懂得放弃,才能轻松;懂得看开,才能快乐。
99、顺风顺水的人,想着逆境奋斗的人;无忧无愁的人,想着拮据艰窘的人。只有充满博爱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