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经典语录

证严法师佛语心经络(精选221句)

1、五法即五根、五力。

2、第一——赤子之心。

3、如此,人生一定是可敬又可爱。

4、面对劣性之人,确是万般无奈!

5、第二——狮子勇猛的意志。

6、第三——骆驼的耐心与毅力。

7、忏悔则清净:凡夫众生,孰能无过?

8、若嗔心一起,切记以慈悲心来对治。

9、菩萨行:既发菩提心,应修菩萨行。

10、或云:五戒难持、十善难修。果真难行?

11、从心做起:不肯认错的人,永远无法改过。

12、智: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酒能乱性。

13、静坐:静坐,主要用意是:反观、观自在。

14、修行念法,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柴。

15、唯有勤修戒、定、慧,方能除灭贪、嗔、痴。

16、初受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17、上根上智者,一闻千解,终身受持,精勤不懈。

18、下根意愚者,屡闻少解,不勤精进,善法不修。

19、中根中品者,数闻数解,层次分受,进修无怠。

20、知过不悔、屡劝不改者,慈悲如佛尚默而摈之!

21、不论有心或无心之过,都必须忏悔,忏悔则清净。

22、口有四善法: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23、菩提心:无上佛果名曰菩提,若发此心决定成佛。

24、。进——信正道善法,倍策精进,勤求不息。

25、不贰过——做人处事有过错时,应力求悔过。

26、念——仁念正道,一心观想,不令邪妄得入。

27、圣人不受情绪所染,不随境转,更不迁怒于人与事。

28、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去身心懈怠,成就出世之法。

29、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开口动舌、举手投足无不是罪。

30、次持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

31、爱语——柔声悦色,令人闻之欣慰、见之爱敬。

32、世态本纯良,唯贪欲乱心,因之迷邪途,失却真面目。

33、众生之所以昏迷不清、心乱不明,就是因为迷乱本性。

34、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

35、还我本来性,清净无杂染,心思俱寂静,是即见佛性。

36、专精念法,除诸欲爱,无有尘劳,渴爱之心,永不复兴。

37、若心离罪恶,则离烦恼;亦如镜离尘物,无不明净朗照。

38、七觉支治散乱心:人心的散乱有两种:一是昏沉,一是浮动。

39、人的心念,常处于迷糊、无知的状态,导致许多无谓的烦恼。

40、心念专一的涵养,需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修练,不断熏陶而得。

41、戒是预防人身心有过失,使心不犯错、身不作恶的生活规矩。

42、学佛者亦如农夫耕耘,必须付出辛劳代价,才能变荒芜成良田。

43、将道德规范实践于言行、生活中,即使平民凡夫也能美化人生。

44、正念:正身诚意,心无邪思,意无杂念,系念在前,无有他想。

45、道与德:学佛,首先应学人乘法。简单地说,就是道与德而已。

46、掉举与昏沉,能令人意念迷惑,愚昧无知,这都是缺乏自我训练。

47、四摄法:修持菩萨道,必须力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48、总之,举手投足无不都是修禅的功夫,也是人格升华、学佛的起点。

49、虽善萌微发,然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宜修五法使善生。

50、须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语,以诚、正、信、实,创造和谐美好的人生。

51、戒&定&慧:所谓学佛,不可不修三无漏学,即戒、定、慧。

52、集中心念的训练:念佛、静坐、诵经等诸种修持,主要在于集中心念。

53、静坐是修持方法之一;形要端正、心要专念,不得昏沉,也不能掉举。

54、常在报端看到,有些子女为了名利而忤逆犯上,或手足反目,这就是痴。

55、利行——身、口、意摄持善行,利益众生,慈悲济世,即无上功德。

56、俗子、凡夫孰能无过?有的是懵懂无知而犯错,有的却是有心蓄意而故犯。

57、唯有自愿发欢喜心,普度一切众生,随缘显现,方可谓人间现行的菩萨行者。

58、学佛人应善用佛菩萨的智慧于生活中,成就一切事业,建立美满的佛化家庭。

59、悔过后,不应再犯同样的过错。做人理应如此,学佛者更应努力、守志持戒。

60、静坐深思,在聚精凝神,反观内心自性,以反省过去、慎思现在、警惕未来。

61、于正法者,无为清净,断除烦恼。终至无欲,离诸结缚,身心病除,生死必了。

62、定是静心摄念,寂定而不散乱。若息虑静缘,则心念不生不灭,无烦恼之染着。

63、总之,我们的心必须有所规戒,戒心则不犯过错;不犯错则心能定,定则生慧。

64、每个人都曾犯错,有人犯粗相的过失,也有人犯微细的错误;这是烦恼的根源。

65、若能如此,则现在虽处凡夫地,逐步经过菩萨道后,就可以到达成佛的目的地。

66、今生及过去生的习气一定要戒除,只要回归清净本性,就能保持真正明睿的智慧。

67、唯愿大众,一心勤求正法,修持菩提妙道,究竟佛事,觉行圆满,成就无量功德。

68、学佛应慎防过失错误,切莫覆藏罪恶。时时发露忏悔,改过自新,方得自在安然!

69、学佛要先坚固道心,去除邪念,再播下八正道种子,并持之以恒,终获菩提大道。

70、慎独:修学佛法,实非三五天的事,应学兹在兹,时刻不离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71、慧是离染污妄念的清净平等慧,能去除迷惑,体证真理,且理事圆融、运作无碍。

72、禅:一般人常误以为打坐才是禅,其实打坐修禅,目的在修得心净、意诚、气静。

73、也在止恶持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静坐不离此意,能做到就是真修行。

74、菩萨精神:成就菩萨道必须具备菩萨的精神,知行合一,实践力行。何谓菩萨的精神?

75、定——摄心正道,一心寂定,相应不散。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事理圆融。

76、如果习性未除,在不自觉中,还有无明的过犯,更应以不迁怒、不贰过,时时警惕反省。

77、而有的人因为持斋,使家人非常不谅解,对这种行为不能接受,导致彼此之间无法沟通。

78、其实,定时的修持调息并不困难,修行最重要的,应训练日常起居、待人接物等一切行止。

79、学佛必须以做人为起点,调适自己的心行,表现出端正的行为;若人格完美,则佛格圆满。

80、人之心思如镜,若欲显发智慧、明辨事理,必须远离人我是非烦恼;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1、如是比量,即能及时反省。有错立刻改过,使恶念息灭;已做好事使其日日增长,善念速生。

82、孔子赞美弟子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的确是待人、处世的良方,也是学佛者应有的起步。

83、有的人一定要吃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才能满足口腹之欲;其实,粗菜淡食才是维持健康之道。

8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的人可能错而不自觉,亦可能明知故犯,这都是日常习气累积而成的。

85、僧众于日中一食,树下歇息,然后静坐修行;不为满足口欲而任意杀害生灵,藉此长养慈悲心。

86、能恳挚诚笃,培养爱语,则可扫除一切人我烦恼、解开心结郁闷;化干戈为玉帛、转暴戾成祥和。

87、修行如初,则成佛有余。若能长持佛心,恒修佛行,日新又新,德业与岁时俱增,则修行功德圆满。

88、学佛者一定要圆融人事道理,联系双方情谊,化解是非冲突,弘扬他人良好德性,不评论他人长短。

89、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一切罪业皆因爱欲使人愚蔽,一切造作皆由无明而起,不可以为小恶而轻忽。

90、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速断,人生无常,能闻善法,遇善知识启,即应精进勤快,不可拖延等待。

91、一般人稍有烦恼,就会说:我今天情绪不好……这就是凡夫,因理性薄弱,容易受情绪控制。

92、念佛:念一声阿弥陀佛,是集一切善言、爱语、利行……一句无量佛,即包含宇宙一切善法。

93、义:守戒不盗,不忻义而义敷。不贪不求,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且能精进布施,则可显扬义理正道。

94、其实,学佛的意义,应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有一分良能即尽力发挥功用,从事救人的工作。

95、尤其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自我诅咒,不知惜缘感恩;诅咒毁谤他人者,更如逆风扬尘,自作自受。

96、念佛,应于持念中效法诸佛、菩萨,对迷惑的众生起怜悯心,行于布施、救度。离此心境,非实念佛。

97、我们自懵懂无知而至体认世界,不论有心或无心之过错,皆须忏悔。忏悔则清净,清净则能去除烦恼。

98、所以要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就就,守护今日及未来的道念,排除无谓的烦恼、执着。

99、精神统一无事不通,坚志力行无事不成;学道者唯有时时刻刻闻、思、修,止恶行善,方能成就一切。

100、良田:农人的丰收,必先付出相当的代价,要有好的谷种,并且勤耕田地,诸事俱备,方得如期丰收。

101、仁:持戒不杀,不求仁而仁着。仁者爱也,不杀生害命、损人毁物,以慈悲柔和心护生爱物,即是仁德。

102、有鉴于此,对治痴念必须时时以因缘观,用心探究烦恼的来源。能用心推究内因外缘者,自然道理通达。

103、菩萨的道路遥远漫长,须生生世世倒驾慈航、来回娑婆世界救度众生,发挥这分骆驼般忍辱负重的耐力。

104、通常人只在众目昭彰下会注意自己的形象。真正的君子则是内外合一,表里一致,无须臾片刻违仁损德。

105、慧——定法摄慧,内性自照,照了诸法。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执着,破一切偏狭小乘之慧。

106、秤:于大众书房的角落里,放置一个磅秤,看到它的人,都会自然地站上去,量量自己的体重,是胖了呢?

107、凡修真道、求正觉,须善发心。为众生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则顺菩提。

108、我们应时时自我祝福,并学习时时以柔言爱语,祝福他人,言语得当,能得到别人的欢喜心,才是口的善法。

109、人的心神意识,无时不向外奔驰,消损精神,耗竭思虑,致使自性冥暗——无明,是非颠倒,迷失本心。

110、或是瘦了呢?但是,却少有人会关心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其实也应该常常反省,看究竟是善业重?或是恶业重?

111、须知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若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则罪恶源源不断,自身所感受的果报,将不堪设想。

112、执戒与持戒完全不同,能发挥智慧良能,与社会大众生活不抵触,进而能领导群众,造福社会,方为真正的持戒。

113、诸善之本,五德为基,佛教称为五戒,即戒:杀、盗、淫、妄、酒;儒家则谓之五常,守:仁、义、礼、智、信。

114、这是简单的道理,但还需用心深思,不只要关心体重,更应该每天比量看看,今日所造作的善事量多?或恶事量多?

115、若心浮动——当念除觉支,除身口之过非;用舍觉支,舍于观智;用定觉支,入正禅定;摄取散心,令不浮动。

116、学佛者切莫认为:脱离人间而在天道能求得佛法,其实,离开人间就难有佛法可修,因为佛菩萨都是在人间成就道业。

117、守住真如本性,不被世情污染,以智能为父,慈悲为母,学习清净法爱;乘法身船,至涅柴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

118、世间不安,起于人心动乱,无法守持道心,只生贪嗔痴等毒念。唯有心存慈悲,不犯戒造罪,才能去除恶行、显扬善道。

119、有人问我:什么最美?什么最乐?我的答案是: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怡悦且最崇高的境界。

120、佛设教在人间,是要教育人群;不脱离人群生活,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因此,佛教一定要配合时代背景,顺应实际生活。

121、在未生恶之前,要守持戒律,防患未然;在情感尚未动乱之前,应事先统摄预防。能令心不生恶念,当然就不会造作恶业。

122、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专心于今日的道念,把握今天的时间,注意自己今日的行动。忘却昨日种种烦恼,绝不计较过去是非。

123、信——信正道及助道法,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若信根增长,则能降伏诸烦恼,不被偏狭小乘之诸多疑虑所摇动。

124、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唯有将佛教精神落实于行为,理事圆融兼行于人间,开创真、善、美的人生,方为真正的学佛弟子。

125、打坐,除调身外,还需注意呼吸气息。由粗转细,由细入微;即使把烛火拿到鼻前,火蕊也不会摆动,这就是调息尽致的功夫。

126、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萨,要不断地付出,不求回报。将心力、劳力、财力、物力,欢喜施舍,则人生幸福安乐。

127、大家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念,培养正确的人生修养,降伏忧愁,看淡世间的利欲,得时不贪着,失时无挂碍,才能打开烦恼结缚。

128、有些人以为自己才干超人就贡高我慢。学佛者应行兹在兹,守志奉道,对众生心存感恩。有这分感恩,即有无限的爱心、慈悲心。

129、人之所以造罪业,皆起于错误的观念,心念一旦失控,则会显露于行为上。学佛者改正过失,必须从根本心念做起,才是治本之法。

130、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饮食是为了生存,唯有摄取营养,保持健康,才能发挥身体的功能。所以应适时适量,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131、做人的基础:修身立德是做人的基础,吾人应修心养性、端正行为,方能立身处世。学佛者则必须持戒修善,奉守正道,方得成正觉。

132、愚痴与智慧:众生多愚痴,愚痴与智慧是相对的。学佛者皆期望能得智慧,而开启智慧必须灭除愚痴,减少一分愚痴就增加一分智慧。

133、愚痴之人不明事理、迷惘无知,时常处在无明烦恼中。要如何才能舍弃烦恼、破除愚痴呢?必须以因缘观来对治愚痴,才能产生智慧。

134、对人与事必须说诚实言,论法也一定要合理;不可谈神通百怪,讲一些令人惶恐惊怕的言论。如此才能提高信仰的智识水平,引导众生向善。

135、若为已身修行解脱,厌弃五浊恶世,欣慕极乐净土,则违菩提。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身为佛子,当发无上菩提心,体悟本性圆明。

136、佛陀为人间设教说法,世间一切学问及生活都不离开因缘。但是多数人都在因缘中迷失了,没有彻底了解,所以迷惑逐渐增长,智慧自然减少。

137、失与得:凡夫常因患得患失,导致心境无法安定,思虑无法澄澈;患得患失的心态,徒增无量苦恼忧愁,心灵时刻随着境遇的变化而起伏动荡。

138、远离五欲:名利权欲: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为贪着名利权欲,不惜倾家荡产,污败社会,泯灭民族文化。所以说,名利、权欲是造业的大患。

139、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是参禅的好机缘,不管是人与事——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与世无争则世安。

140、五根&五力:世间万物不离色法与无色法,若能了解世间法,则可能看开、放下!一旦抛弃执着占有之私我小爱,自然能萌发善念,除灭罪业。

141、人的身躯需要靠营养维持,消耗体力即需补充营养。僧团的修行生活比较静态,热能消耗不多,加上食量足够,日中一食即可保持体内营养的需求。

142、修十善法——身、口、意作十种善法。身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善: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善:不贪、不嗔、不痴。

143、狮是万兽之王,我们做事要像狮子一样勇猛精进,才能担当重任,发挥大雄、大力、大慈悲的胸怀,领导大众,努力不懈地造福人群,成就菩萨志业。

144、同事——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身处苦难娑婆,应须自我净化身心,以身作则,感化周遭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个人,并鼓励众人一起力行菩萨道。

145、世间人,大多执着于情与爱、财与利,这是凡夫的观念。为了名利而计较,时时忧烦苦恼,如此,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他人,这是社会上常发生的事。

146、如我们每日早课完毕静坐时,反观自性,清净心地,反省昨日的功过得失。对人、对事,无过失则心安;有错误,即应发惭愧心,加紧忏悔,莫再犯错。

147、慈心爱念,常与众生乐;悲心怜悯,能拔众生苦,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皆大欢喜。怨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常念众生无憎无欲,广修善行。

148、口的善法:一个人的言谈是人格的表现,关系一生的信誉;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是能取信于人,所以本着守信、诚实、慎重口业,则能树立自己的品格。

149、学佛者的起步:没有深入接触佛学的人,总以为佛法多么玄虚、奥妙,或以为它是脱离人间的学问。须知佛法是人间生活的指标,是塑造人性美态的教育。

150、心如镜:镜子用来鉴照物体之影像,但必须镜、物之间有适度的距离,方能清澈映照;若把物体贴在镜上或尘封镜面,则即使是一面明镜,亦难映照境物。

151、我们要把食物当做正事良药;为了疗养血肉之躯,以免消瘦、生病,应该端正心念来食用这餐良药。如此,才有充足的精神与丰沛的体力为社会大众做事。

152、不和睦群众、不守规诫者,汝等宜应谆谆规劝;知过者善,不知悔改者,默而摈之!良师难遇、佛世难逢,后世时代,学佛者更应以佛戒为师、依佛教法为住。

153、素食与素心:现在佛法十分普遍,有人热心追求宗教真理,时常听经闻法;但却认为信佛必定要素食,甚至执着于过午不食,以为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弟子。

154、有人说:我现在还不能修行,因为还有事业、家庭要照顾,子女必须栽培……其实,学佛修行并不会阻碍自己的事业,也不会影响家庭生活及培育子女。

155、不妄言:妄言就是不确实的言语,自己无法做到的事,却说得天花乱坠。做人重在守信,言出必行,说诚实语,取得社会人群的信赖,更须守时尽责,口出有实。

156、忏即发露先恶,悔即改往修来。人人皆有良知,能勇于面对现实,忏悔反省,始能自觉错误。进而坦诚告白,誓愿改过,并力行正道,则能明心见性,清净圆满。

157、一般民间信仰的宗教,似乎有素食的倾向,但其意义各有不同。若执着素食即能得道升天,而不培养素(净)心,此为偏见;只是讲求外在形式,并非实际透彻道理。

158、我们不可为自己的利益,而用甘饴甜蜜的口舌迷惑人,因绮语会伤身败德,害了自己。修学应诚恳实在,自内心发出一分慈言爱语悲悯众生,才是圆满、美善的人生。

159、有些人最初修学时,非常热衷也很认真,但时日稍久就逐渐松懈了。所谓:第一年学佛,佛在眼前;第二年学佛,佛在半天;第三年学佛,佛已不见。实应深自警惕。

160、诸佛菩萨之情是清净、觉悟的大爱长情,为了普度众生、救济苦难,而倒驾慈航返入娑婆;无论众生到哪里,佛菩萨也跟着到哪里。此为佛菩萨所发之大乘菩提愿心。

161、人生苦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昨日已非今朝此时,路程遥远须及时移步迈进,莫让时光空流逝。愿你我互相勉励,让我们齐步并进,则脚下是道程,目标在望。

162、以不净观治贪:许多人为了贪爱身体的装饰、住处的享受,而不惜牺牲许多时间、精神与体力去追求。殊不知世间的物质无一值得留恋,即使是自身也没有一样是清净的。

163、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有些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想想看,工作的人如此辛苦,但这些游手好闲的人,却无谓地消耗体力,空过人生,不积德也不造福,岂不觉得惭愧?

164、礼: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发乎情、止乎礼,自我鞭策,不迷情乱意,守人伦道德,自然能礼节分明。而且应修觉悟之情,即是菩萨的长情大爱,而非凡夫之短情浅爱。

165、不两舌:不随便批评别人,不搬弄是非。若是种下挑拨离间的恶因,自己的亲情难免亦有离异之果报,子女不听话、周围的眷属时常争斗……两舌不仅害人也害己。

166、人心有五种病——贪、嗔、痴、慢、疑;诸多苦恼及罪业,皆起于对五欲的贪着。五欲去除则能启发良知,开展良能。何谓五欲?即财、色、名、食、睡等五种爱欲。

167、不绮语:不说矫情伪饰的言词,不必处处迎合别人的喜好;甜言蜜语与柔言爱语不同。许多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说得天花乱坠,颠倒人生,却是口蜜腹剑,迷乱人心。

168、众生心地杂乱黑暗,充满贪欲、易生嗔恚、痴迷无知;所以被境所牵,以致心失定力。又常停滞于过去的杂念及未来的幻想,因而颠倒无明,招惹许多烦恼、造作无量业因。

169、能重于道,则行不逾矩——德之始;守慎于德,则心不患过——道之本。人不必忧患势力、地位不高,应该担忧的是道德不充实,唯有尊贤修身,方能德配于天地。

170、以因缘观破痴:贪嗔痴三毒中,最难治的是痴毒。痴就是不明白道理而生的种种烦恼;心念常在无明里打转,爱财、爱名、爱色、爱利。被财色名利冲昏了头,而疏忽了亲情伦常。

171、衣食可去,戒不可离,无论在家学佛或出家修行者,皆不能失去做人的规矩与菩提道心;如此不仅能律己防非,亦能净化社会。因此大家必定要严护戒根,守道立德,则万善和容。

172、王者履之以治国,君子奉之以立身。不可造次而离,不可须臾而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得太平安乐之世,人人必要谨守做人的规矩,绝对不可扰乱次序、背道而驰。

173、君子慎独,一个人独处时,行为亦不能苟且放逸,务必谨慎于闲居时之所作所为。学佛者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兹在兹,行兹在兹,何时何地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犯错造业。

174、所以,心灵上有烦恼,必须自省过失;否则如同乌云遮月,心地一片黑暗。唯有自觉错误,誓愿改正,不再重犯,并力行正道,亲近良朋益友,心中才会舒畅坦荡,呈现出清净与光明。

175、菩萨游化人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为偿多劫愿,浩荡赴前程。菩萨游戏人间,自无始以来,终至无边际;与众生广结一分善因得度之情缘,在六道中锲而不舍,直至证真入道。

176、人人都该有所体认:一切都是因缘相合、从因得果;而且,人心多变化,说不定在结果的同时,也在造因。众生的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造作的,每个人时时刻刻皆处在因与果中,循环不已。

177、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佛弟子更应时时知福感恩,虔诚恭敬——愿修一切善,愿断一切恶,誓度一切众生;能怀着慈悲心愿,食存五观,莫散心杂话,方能体会三昧饭的真味!

178、人生应不断付出良能为人群做事;常常自我反省对社会的奉献,才能食而无愧。不要因为生活富足就尽量享福,应努力行善积德,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慈悲心怀,回馈社会,造福人群。

179、不恶口:不骂人、不诅咒人、不毁谤人。有的人得理不饶人,理直气壮,不肯婉转,说话容易得罪人;甚至自以为有理,而恶言恶语骂人。须知恶口之人,好像仰面唾天,痰不至彼,还堕于己。

180、远离五欲:懈怠睡眠:一切学业、事业、道业,都靠时间累积而完成,若游手好闲、懈怠贪睡,则会逐渐堕落。人生除去吃、睡之外,能做事的时间极有限,应珍惜时间,进修己德,成就一切。

181、所以,必须先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众人服务。既然要处于人群中,必定要适应一般人的正常生活。若在一个小家庭里,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都不能接受你,又如何走入人群与人和睦相处呢?

182、所谓微细的过失,即观念上的错误。这是存于心而未现于形的过失,虽然心念不正,但未现于行为;仅止于内心充满烦恼歹念,而未造下伤天害理的罪行。此过失虽覆藏于心中,却是烦恼的根源。

183、得与失的分际,往往系于一念之间。在此娑婆世界,有的人可以在平凡清淡中,过着安详而有意义的人生,不唱高调,少说多做,能以宽大的心胸包容别人的是非与愚痴,在平凡中显露他的不平凡。

184、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身是载道器,佛弟子为成就道业而修心养性,若无健康的身体,如何为众生做事?因此,为了力行菩萨道,发挥良能,应重视身心的健康,怀着感恩之心,好好接受养身的食物。

185、其实,如果没有得的心理,自然不会有失的烦恼。总之,若有求得之心,就一定会有失的忧愁。所以生活在最平常、最平淡的日子里,心理反而最为安定;因为没有患得之心,相对的便没有患失之苦。

186、向前走:人来到世间,即需互相负责任,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切莫将心念停留于过去;不论布施多少,亦莫讨人情、求报酬。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尽自己的责任。

187、古贤云: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如古昔伯夷、叔齐两兄弟,为守志节,不受他们认为的无道之邦粮食,竟然饿死异域他乡。其重道德的清高志节,不但获得孔子的赞赏,谓:求仁得仁;更受今人的尊崇。

188、若能舍离念着之境,则能分别真伪,明辨虚实,专心一念地面对今日的真实人生,永不沉溺于过去;若一直停滞在过去,就会产生执着顾恋之心。人一旦时时刻刻回忆往事,便会痛苦、怨恨、嗔怒、不甘心。

189、佛陀的本怀是以慈予乐、以悲拔苦,菩萨精神就是这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牺牲自己来救度众生。愿人人效法菩萨精神,常存赤子之心,以骆驼的耐力,加上狮子勇猛精进的意志,共同成就菩萨道业!

190、远离五欲:美味食欲:人的鼻下横——嘴,永远填不满,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吃尽天下众生肉,杀害一切生物。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若能安于粗菜淡饭的生活,必定是最幸福、最健康的人生。

191、至于现代人,离佛世已两千多年,时空迁流,大家都生活在劳心、劳力中,随着体力与精神的付出,应增加营养的分量。何况在家居士过的是紧张忙碌的生活,消耗许多热量,就维持体力而言,不宜执着于过午不食。

192、所以,我们要先计量自己付出多少。要饮水思源,想想这些资生之物得来不易,需经农、工、商等许多人的努力及辛劳,才能成米、成餐。人人应知福惜福,珍视碗中的饭菜,用餐时应存有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的观念。

193、我们既能发心学佛、行菩萨道,一定要种善因、结好缘,做到人事皆圆满。别人对不起我们,若能宽容原谅他,心不怀恨,即是智慧;反之就称为愚痴。唯有通观因缘、植福修慧,方能破除愚钝痴迷之念、增长福德智能。

194、有些人尚能看淡名利,但是却无法看开情爱,于是宁可舍弃财物名利,而执着于情爱。而有智慧的人,不只能看开财物名利,也能够淡视情爱。因为,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若放不下、看不开,则永远无法醒觉彻悟。

195、以慈悲观治嗔:人生在世,要生活得平安快乐,必须仰赖大地众生的互助。从行住坐卧乃至我们身上的一丝一缕,无一不是靠别人的辛苦努力而得。我们应该要念彼来处,计功多少。所以,人与人相处一定要有恭敬、互爱的心念。

196、信:不妄言者,不慕信而信扬。开口动舌无不是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所以应谨守口业,言而有信,方能受人敬重。且要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圆融是非、排解纠纷;因人、时、地而说合宜的话语,则理圆、事圆、人圆。

197、远离五欲:财利物欲:人一生忙忙碌碌,皆为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财利能造世间罪业,也可造福人群。若不明佛法、无法透彻人生真理,则舍不得布施,贪念心重而烦恼愈多;若能善于理财,取之有义、用之有道,即可成就功德。

198、《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是善良清净的,赤子童心、天真无邪,既没有欲念,也没有贪念。虽然有时犯错了,遭母亲责骂,但是再怎么伤心,仍会投入母亲的怀抱。幼小的心灵,不记仇怨,也不嫉妒傲慢。

199、心无杂念、身不犯错,就能心安理得,时时刻刻生活在安然自在的快乐境界;面对外在种种事物与环境,亦能历历分明,不受烦恼困惑,心思不迷乱,行为不偏邪;如此,必能以平常心应对一切理与事,使之圆融无碍,具足净慧功能。

200、佛陀在世时,皆依其生活背景而制戒。例如持斋——过午不食,是因为僧团以托钵维生,他们的住处远离人群聚落,每天出去托钵回来已日正当中;若吃完中饭,还要吃一顿晚餐,来来回回一天的时间,就必须全部花费在托钵上了。

201、依谁为师:佛将入灭,阿难请示佛陀:佛在世时,我等比丘,皆以佛为师,随佛而住,仗佛威德,劣性比丘而自调伏。佛若灭后,我等依谁为师?何处为住?谁能调伏不守规诫、不能和睦者?佛陀慈祥地回答: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

202、所谓粗相的过失,是由于观念不正确而导致行为的错误。例如社会上许多作奸犯科之人,皆因心念偏差引起罪行。心存贪念,则身现取态,若强取则成为抢、盗之罪行;心有贪色之念,则身行奸淫之罪业;心起嗔念,则言行粗暴,甚至争斗杀戮。

203、远离五欲,将财利取诸社会、用诸社会,造福人群;把名利换作无代价的付出;把男女私爱升华为普利众生的大爱;将迷情转为觉情;把懈怠换成精进、睡眠换成工作、美味改为粗菜淡饭。如此转五欲为功德、不染世乐,即可自度度人,饶益一切众生。

204、《水忏》云:九孔常流不净物。健康时如此,更何况病弱或死亡的时候;然而,人们常为了这不净的身体,费心装饰,甚至造诸恶业,淫欲也是起因于对身体的贪迷。如能在贪心恶念一动时,即以世间一切皆不净的不净观来对治,则可防止贪念无明丛生。

205、另外有一种人,平常信口开河,临事时却舍不得、放不下,流露出惶恐的心理。至于最等而下之的,则是愚痴、怯懦之辈,平时大拍胸脯,自吹自擂,不时往自己脸上贴金,等到真有事要他付出时,却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承担不起责任,甚至推卸责任。

206、生活即是因、果,果、因不断轮替,一切举止动作、开口动舌皆不离因果。例如人与人之间能有一分欢喜的感觉,是因为大家平时相处得不错,所以能够和睦融洽。设若其中一人有不好的脸色,另一人又以牙还牙,两人相处在一起,就会生起彼此怨憎的果。

207、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学佛者须防止贪、嗔、痴念,因为心念的过失,会造成罪恶的行为。有句话说:富人一席餐,贫汉半年粮。有钱人到酒馆、饭店狂食豪饮,一餐饭就是够贫户半年的生活费;如此奢靡浮华,不仅伤害自己的身心,也容易败坏社会风俗。

208、人生活在忧愁惶恐不安中,就容易丧失自信心,而陷于怯懦与逃避的深渊。我们既然发心学佛,就要培养正信,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拿出勇气来降伏忧愁、欲念,这样才能获得轻安和解脱。否则,一味追求欲爱,沉溺于忧愁、惶恐,则不幸的灾祸,必定常伴随左右。

209、远离五欲:男女色欲:许多社会问题,源自色欲的祸害,不仅损人害己,甚而毁家灭门、破坏群体的幸福与和谐。问情何物?为男女私情而牺牲,毁伤身体发肤,实罪大恶极。切莫饱暖思淫欲,男女应谨守礼节,不该生非分异想,如此则能宜家和睦,社会才能安详有序。

210、人不怕有过错,只怕不愿改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当心中有错误的想法时,应赶紧发露忏悔,面对现实,勇敢认错,积极改过。若不肯坦白认错,还强词夺理、覆藏罪恶,在心理上则会有严重的压迫感;因为人人都有良知,做错事便会耿耿于怀而起烦恼,无法自在解脱。

211、后世之人于佛灭度后,依戒为师、依法为住;积极倡导素食,尊重生命,避免滥造杀业,更持戒守律,精进修行。尔后佛教流传于世界各地后,僧团亦因应各国国情、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在食、衣、住、行上,配合时代而调适生活;但仍秉持佛陀慈悲本怀,弘扬大乘佛法。

212、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光景,凡夫在此五浊恶世中,大都为了自我的利益而勾心斗角,导致患得患失,整日被忧愁所缠缚。所谓人生之患,多欲多嗔、多愁为苦,欲念愈多,忧愁愈甚,好比小蛇欲吞大象一样,有自我矛盾的苦恼。所以平常便要培养布施的习惯,能舍一分,便得一分。

213、除了布施之外,更需抱持爱语、利行、同事的态度,与周遭的人共事才会和谐愉快。总而言之,以此四摄法待人接物,纵使身无一物,也可以过着富饶充实的人生;反之,有钱有势的人,若不知节制欲念,则忧愁无量;若不将名利看淡,则精神生活必然腐败,空虚无所依止,苦患无穷!

214、人都由业力牵引而来,我们要以耐心和毅力来接受,还要学习骆驼的精神,它在沙漠当中,遭受天煎地热,只见滚滚黄沙不见青青水草,身上负荷重担,却一点也不埋怨,耐苦耐劳、再接再厉地负重而行;不怕恶劣的环境,长途跋涉,这分不辞辛劳、忍辱负重的精神,就是力行菩萨道的精神。

215、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日常生活基本所需,不论是食、衣、住、行,皆由人群劳心劳力所奉献。例如一碗饭菜,需经农人辛勤耕作、工人制造农具以助生产、商人转运售卖以畅其流,才能送到每个家中;至于炊具杯碗及火源,也同样不能或缺。

216、此外,因为佛世时,曾有一位比丘于黄昏时到聚落托钵,不巧遇到大雷雨,他的肤色黝黑,全身湿淋淋,加上闪电照射;有位孕妇应门时,突然看到黝黑的脸孔咧嘴一笑,露出白牙,吓得跌坐在地,不幸因而流产。佛陀知晓后,为防患未然,即为僧众制戒——过午不食,这些都是为了因应当时的生活背景。

217、打坐时,应注意坐姿,双肩展开,脖子、腰、背挺直。先调好身态,然后调息、调气、调心。在道场中静坐,固然必须调好身心,在日常生活中,更不得放松身心的调束。坐亦禅,行亦禅,一切动静皆不离禅。经云:昼夜摄心常在禅。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显露出来;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218、学佛应学习这种真挚可爱的赤子之心。所谓明心见性的修为,也需依稚子之心,启发良知良能,将染污的贪、嗔、痴等毒念除去,发挥善良的本性。在人群中更应保持明净的童心,因人多事繁,难免彼此意见不同,所以要坦白诚挚,不计较人我是非,才能一片和乐。古德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无论外境障碍阻挠,仍然要恒持清净的本性。

219、昏沉是糊里糊涂空过时日、无所事事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精进..浮动是心念不定、掉举散乱、见异思迁、摇摆不止、沉浮、动荡、放逸、无法安静……若心昏沉——当常念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观察诸法令不昏沉。亦即善用智慧,慎择终身奉行的修道之路,并及时把握时间,全心全意努力实行,不畏辛苦、障碍,勤奋不息。如此则身心轻安,永离昏昧。

220、佛陀示现人间是为了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人人都有与佛同等的清净慧性;而众生的烦恼、业报是来自一念无明,因此受尽苦难。佛陀慈悲谆谆开导示教,令人人发挥大爱之心,萌生慈悲之念,以救度众生。我们若有佛的知见、慈悲,必能修行成佛。学佛、修行,并不一定要出家,而是要时时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除了自度,还要度人。佛弟子应依照佛陀的教法力行,启发良知,开悟本性,精进不懈。

221、也有人由于学佛未深,无法了解佛陀的教法,因而心生恐慌,踌躇不前。甚至有人说:信佛就是要拜佛、放生、印经才对,济贫救急,只是人间事……其实,佛陀在他的弟子当中,特别赞叹具有菩萨精神的实践者,而非独善其身的自修者。人间不能离开佛教,佛教也离不开人间。学佛应彻底了解佛法教育的精神中心,认真地修习戒、定、慧,消除贪、嗔、痴的习气,学习佛陀以慧眼分析外界事物,防止物欲侵犯心念,并且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更应放宽心量,改正过去不正确的心性,永保清净。

admin3473

Share
Published by
admin3473

Recent Posts

白露春分

✨《新婚之夜》《有人跳舞》《晚…

2月 ago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商务男装宣传口号230   在…

2月 ago

自白录

刘晓庆文集”包括两本书:一本书…

2月 ago

乌镇一日游日记

乌镇一日游日记(通用21篇) …

2月 ago

做家务日记100字

做家务日记100字(通用15篇…

2月 ago

海边旅游日记

海边旅游日记(通用25篇)  …

2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