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眼泪问花花不语,乱红掠过荡秋千去。”“可堪孤馆闭寒枝,杜鹃花声里斜日暮。”有我之境也。“悠然见南山,古道西风瘦马。”“寒波澹澹起,白鸟幽幽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道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代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可以写无我之境,此在英豪之士能自塑造耳。境非独谓景色也。悲喜,亦人心里之一境界。所以能写真集景色,真情感者,此谓有境界。不然此谓无境界。境界有尺寸,不因是而分好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旗帜,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词至李后主而见识始大,感叹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之士人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下,能为颠倒是非矣。“自然人生长发育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这样的气候耶?古今之成实工作、学问者,罔不通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独上高楼。”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衣带渐宽终苍老。”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此第三境界也。今此语皆非大词人不可以道。然遽为此意表述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能也。大伙儿之作,其言情小说也必沁人肺腑,其景物描写也必豁人耳目。其辞随口说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孰知者深也。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作家对宇宙空间人生道路,须入乎其中,又须超出其外。入乎其中,所以能写之。超出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中,故有气愤。超出其外,故有高致。美成可入而出不来。百石以降,在此二事皆未梦到。第一则评价古诗词以境界为最大规范。一首词如果有境界,当然看起来情调高迈、博然不群。这也恰好是五代和宋朝期内的词往往独特绝佳的地儿啊。第二则从词人的艺术手法上看,境界可以分成“造境”和“写境”二种,这也是西方国家“理想化派”和“写实派”得到区别的原因。但二种境界较为无法各自。由于大作家根据想象所结构出去的处境,是一定要与日常生活相符合的;而根据写实性所勾画出去的处境,也必然是贴近于理想的。第三则从写作的行为主体关联上看,境界又可以分成“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二种。例如:欧阳修《蝶恋花》词中“眼泪问花花不语,乱红掠过荡秋千去”之句、秦观《踏莎行》词中“可堪孤馆闭寒枝,杜鹃花声里斜日暮”之句,全是归属于“有我之境”;而陶潜《饮酒》诗里“悠然见南山,古道西风瘦马”之句、元好问《颍川留别》诗里“寒波澹澹起,白鸟幽幽下”之句,则全是归属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立在作者自己的视角去观查了解事物,借物抒情,因此事物所有显出作者自己的颜色。“无我之境”则是立在事物的视角去观查了解事物,物我两与君别,最终都分不清楚哪儿是作者,哪里是事物了。古代人做词,一般写“有我之境”的比较多,但并不是说就没人可以写“无我之境”,这在豪爽优秀的人之中当然可以获得进行。第四则要写“无我之境”,词人仅有在沧蓝凡俗、散淡恬静的心情中才可以获得。要写“有我之境”,词人却务必是在明显感情的动态性功效下,维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去表达才可以获得的。因此,前面一种看起来幽美,后面一种看起来宏壮。第六则大家所说的“境”,并不是单指景色一种,悲喜,也是大家心里的一种境界。因此,能写真集景色、真情感的,就叫有境界;不然便是无境界。第七则宋祁《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语句,只是是应用了一个“闹”字,全首词的境界就统统出来。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语句,只是是应用了一个“弄”字,全首词的境界也就统统出来。

泡读  泡读美文  泡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