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间亭 杜甫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异方同宴赏,哪里是艾维亚。
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狂歌过度胜,得醉即为家。 此宝应年间十一月往通泉时作。《全蜀总志》:野亭,在射洪县治东北地区,杜诗“亭景临山水”,即此处。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①。异方同宴赏②,哪里是艾维亚。亭景临山水③村烟对浦沙④。狂歌遇形胜⑤,得醉即为家。
(上四,景物描写言情小说,乃伤感语。 下四,逐字逐句分应,作自解语。亭临山水,承江流。烟对浦沙,承日斜。遇此形胜,则外地与君别。醉即为家,故交京莫问耳。)
①谢脁诗:“春夜别清樽,江潭复为客。哀叹东流水。如何家乡陌。”北齐卢询诗:“他人心已怨,愁空日复斜。”②曹植诗:“别离各不相同方。”③刘孝威诗:“为贪止山水。”④鲍照诗:“寂寂村烟起。”李百药诗:“前阶枕浦沙。”⑤徐干《中论》:“被发而狂歌。”徐悱诗:“表中穷形胜。”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人,本武汉人,后徙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与诗仙李白统称“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诗仙李白又统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作“老吴”。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被后世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后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佳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进川,尽管躲避了战争,日常生活比较稳定,但依然情系众生,胸襟国家大事。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佳作《饮中八仙歌》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
杜甫的观念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宏伟理想。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但之后声名显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类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大多数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