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杜甫 旄头彗紫微星,无复俎豆事。银甲相排荡,青衿一苍老。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专家学者沦素志。
本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风雩至。
周室宜zte中兴,防冲板未应弃。是以资雅才,涣然立创意。
衡山虽小邑,首唱恢仁义。因见县尹心,根本原因旧宫閟。
大讲堂非曩构,大屋加破极墍。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遂。
何苦三千徒,始压戎装气。树木在庭户,密干叠葱郁。
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戺。了解读书声,杀伐灾好像。
却忆延归望,衰颜减愁思。南纪改浪涛,北河共口味。
采诗倦跋山涉水,载笔还行记。鸡声激宇宙空间,凡百慎失坠。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人,本武汉人,后徙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合称“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诗仙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作“老吴”。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被后世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后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佳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进川,尽管躲避了战争,日常生活比较稳定,但依然情系众生,胸襟国家大事。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诗人,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佳作《饮中八仙歌》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
杜甫的观念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宏伟理想。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但之后声名显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类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大多数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