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杜甫 吾舅政这般,古人谁复过。
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
精祷既不昧,欢喜将谓何。
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 按:公往来于白水奉先,在天和十四载,是冬又探家于奉先,第二年之夏,则携家赴白水矣。白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府。公舅是崔十九翁。吾舅政这般,古人谁复过。
碧山晴又湿①,白水雨偏多②。精祷既不昧③,欢喜将谓何?汤年旱颇甚④,今日醉弦歌⑤。
(首联颂明府。三四,在雨中之景。下四,喜雨之意。精祷致雨,此即政比古人处。)
①何逊诗:“游豫碧山隅。”②潘岳《怀县》诗:“白水过庭激。”③汉明帝诏:“烦劳群司,积精祷求。”《老子》:“其下不昧。”④《殷本纪》:“汤时旱灾,祷于桑林。”曹值《喜霁赋》:“汤感旱于殷时。”⑤谢灵运诗:“弦歌愧言子。”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人,本武汉人,后徙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与诗仙李白统称“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诗仙李白又统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作“老吴”。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被后世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后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佳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进川,尽管躲避了战争,日常生活比较稳定,但依然情系众生,胸襟国家大事。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佳作《饮中八仙歌》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
杜甫的观念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宏伟理想。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但之后声名显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类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大多数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