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侄佐(佐草堂在东柯谷) 杜甫 多病秋风瑟瑟落,君来慰面前。
自闻茅屋趣,只想要竹海眠。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原注:佐草堂在东柯谷。
诗云“多病秋风瑟瑟落”,当是乾元二年九月作,盖十月公已进同谷矣。《杜臆》:秦州诗里,极言东柯之胜,此诗原注谓佐在东柯谷,岂这时公暂寓栗亭耶?但相去不远,故后诗有“人在鸟应栖”之句。《世系表》:佐,是武汉房殿中侍御史..的儿子。《旧唐书》:杜佐终云南大理正。
多病秋风瑟瑟落①,君来慰面前②。自闻茅屋趣③,只想要竹海眠④。满谷山云起⑤,侵篱涧水悬⑥。嗣宗诸子侄⑦,早觉仲容贤⑧。
(此喜佐来,而写诗以嘉之。头尾叙情,中四摹景。《杜臆》:山云涧水,即所闻茅屋趣也,因而想竹海之眠,犹二阮之把臂入林耳。)
①师氏注:七月秋风瑟瑟,八月风高,九月风落。②谢灵运诗:“浮欢昧面前。”③潘岳《秋兴赋》:“偃息但是茅屋明山下。”④《嵇康传》:康与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特相友好,号竹林七贤。何逊诗:“妄想竹海游。”⑤陈后主诗:“山云遥似带。”⑥涧水自高流下来,谓之悬。⑦《世说》:“谢太傅谓子侄。”⑧《晋书》:阮咸,字仲容,籍之侄。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人,本武汉人,后徙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与诗仙李白统称“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诗仙李白又统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作“老吴”。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被后世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后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佳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进川,尽管躲避了战争,日常生活比较稳定,但依然情系众生,胸襟国家大事。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佳作《饮中八仙歌》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
杜甫的观念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宏伟理想。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但之后声名显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类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大多数集于《杜工部集》。